第二章 “起立,挂钩!”(第3/7页)

不过,他们可不能成为无视美国陆军规章制度的佼佼者。辛克上校告诫他们假期一结束就回本宁堡。可是1943年1月时的美国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很差,506团的休假者中有一大批人都没有能如期返回部队报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辛克上校组织了一次全团阅兵。所有的人都穿上最好的军装,或者叫做军礼服。他们齐步从一条砂石路上走到炊事兵简易住房后面的一片空地上。辛克先下令大家立正,然后下达“稍息”的口令。大家注视着一名中尉,鸦雀无声地听他念着一串名字,每个连一个,都是最后回来报到的。

“E连二等后约翰·多伊。”中尉大声喊道。站在中尉身边的小鼓手敲起一阵柔和、悲哀的鼓声。两名挎着冲锋枪的士官走到多伊前面。多伊出列,脸色苍白。两名士官站到他的两侧,随同他向前走。小鼓继续敲着。他们走到中尉面前,听他宣读命令。二等兵多伊被从伞兵中除名,送到步兵连队去。

中尉把多伊手臂上的506团臂章、胸前的银翼徽章、帽子上的伞兵徽章摘下来,全部扔在地上。这简直太侮辱人了,在场的官兵都在暗暗诅咒。韦伯斯特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有一件事把我们气得简直要打人。在鼓手旁边的,是个行为不得体、让人倒胃口的混蛋中尉,替每个走到前面来的人拍照。在朋友面前丢人现眼已经够倒霉的了,在这种时候还被人拍照——真该把那个中尉枪毙掉。”

还不仅如此。一辆吉普车开过来,把二等兵多伊的军用背包和背囊扔了出来。他还得脱下靴子、换上普通鞋子,像普通步兵那样把裤脚露在外面(伞兵们称之为“直筒”裤)。他捡起自己的背囊和背包,在两个冲锋枪手的押送下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小鼓继续敲着,一副凄凉的情景。这个场面重复了9次。

从那以后,506团再也没有发生休假逾期不归的事情。

1月末,E连随506团的其他连队一起跨过查特胡奇河,进入本宁堡在亚拉巴马的营地。这简直就像从监狱走向自由。这里的营房很舒适,伙食也好。除了军人服务社,还有一个电影院。训练以班作战为主,尤其是逐屋作战比较有意思,经常有一些爆炸。大家用空包弹相互射击,投掷冒烟的手雷。又进行了第六次跳伞训练,而且这是第一次携带步枪。

卡森的日记捕捉到这些冬日的情趣。

2月8日:“昨天夜里,我们简直像翻了天,打起枕头战,在营区里闹得不亦乐乎。闹腾了三个多小时,我们觉得累了,才去睡觉。”

2月11日:“下士乔·托伊、中士乔治·鲁兹和我去了哥伦布。打电话找姑娘们聚会,开心又开心。在聚会的时候,我碰见了哥伦布的关键人物贝蒂,最后我们不得不返回,回到这里已经是凌晨4点45分。”

2月12日:“回到哥伦布的奇克索花园,度过了又一个愉快的夜晚。贝蒂跟我情投意合极了。真的很有意思。凌晨4点45分返回,5点半就睡眼惺忪地上了岗。”

3月份就要“收拾行装,准备开拔”了。北卡罗来纳州的麦考尔营是一处令人赞叹的战时建筑。1942年11月7日,它占有的荒地有6,200英亩。4个月之后,就在里面修建了65英里长的铺装道路、一所1,200个床位的医院、5座电影院、6个巨大的啤酒园,一个完整的有3条5,000英尺跑道的全天候军用机场,此外还建起了1,750座房屋。营房都有取暖设备,轻便床上都有床垫。它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第一个美国伞兵、第82空降师的二等兵约翰·T·麦考尔。11月8日他死在北非战场,营地破土动工也在这一天。麦考尔营是空降兵的大本营。

训练的强度加大,复杂程度也提高了。跳伞时不仅要携带步枪,还有其他小型武器。跳伞时,火箭筒是不能拆卸的,轻机枪也不能拆卸(虽然支架可以卸下,由另一个携带)。60迫击炮和它的底座要由两个人携带。此外伞兵还配备有食品、弹药、地图、手雷、高爆炸药以及其他许多东西。有些人跳伞的时候超荷负重达10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