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希特勒,当心!我们来了!”(第3/8页)

有些人还再带上一把刀。有些人还能腾出一些地方多带些弹药。戈登觉得自己带上机关枪之后,总共的重量是正常体重的两倍。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别人的扶助下才上了C-47的。登机之后,他们挤得动都动不了。

泰勒将军千方百计为“鹰行动”调来足够数量的C-47。在整个欧洲战区,都需要用这种飞机来提供不间断的后勤保障,在飞机调用方面,部队运输机指挥部的排名被放在最后。这种飞机在装备方面很不完善。它的油箱上没有防高炮火力的护板。

5月10日至11日,E连接受了“鹰行动”的简令。他们的目标是一个可以控制海滩的炮兵阵地。5月11日黄昏时分,E连起飞。飞机在英格兰上空进行了“一段飞行”,时间达两个半小时。午夜刚过,他们就跳伞了。对E连来说,这次演习非常顺利。其他连则碰到了一些麻烦。2营司令部直属连所在的机群正好遇上德国飞机空袭伦敦。高射炮火对空射击,机群编队被打散。飞机驾驶员找不到降落场地。运送502团H连的9架飞机中有8架把伞兵空投到距空降地带9英里的兰姆斯堡村。有29架飞机载着机上的伞兵尽数返回机场。其他一些人胡乱地跳伞下去,发生了许多事故。将近500人骨折、扭伤或受了其他伤。

在这一片混乱中,空降兵的司令官们惟一能聊以自慰的是,根据传统的说法,不成功的彩排预演将带来非常成功的首场演出。

5月31日,全连整队被带到沿亨格福特路停放的卡车上。奥尔德本有一半的人,包括几乎所有的未婚女青年,都到那里向他们挥手告别。许多人在流泪。小伙子们留下的包裹给人们留下了希望:他们还会回来。

训练已经结束。整个训练持续了24个月,而且几乎是不间断的。战士们个个都经过了千锤百炼,达到了人的身体所能达到的极限,就连职业拳击手和橄榄球运动员也难以相比。他们遵守纪律,随时准备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他们不仅善于使用自己手中的武器,知道如何使用其他武器,还熟悉并能够使用德国武器。他们会使用无线电,知道各式各样的手语,能识别多种烟雾信号。他们在战术方面也是行家,无论他们面临的是炮兵阵地、碉堡、战壕,还是由机枪守卫的小山头,都能够对付。每个战士都知道班长和排长的义务与责任,并准备在必要的时候代行他们的义务与责任。他们知道如何炸毁桥梁,如何使大炮失去功能。他们能很快构筑起防御阵地。他们能在野外生存,能在散兵坑里睡觉,能日夜兼程地行军。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E连,他们交了最好的朋友,这是以前没有交过,以后也不会再交到的朋友。他们随时准备为这样的朋友去牺牲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为自己的朋友去消灭更多的敌人。

他们做好了准备。当然,第一次上战场是一种终极体验,一个人是永远不可能做好充分准备的。上战场是多年前就有思想准备的,它是一种考验,而且会引发焦虑、渴望、紧张、害怕失败、期待等。它很神秘,而增强这种神秘感的原因是,那些经历过这种神秘的人无法描述它的样子、它给人的感觉,除了他们自己中弹,或者打死别人时的异常情感反应。无论经过怎样艰苦的训练,无论这种训练有多逼真,对于真正战斗中的紧张激烈程度,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有充分的准备。

E连官兵信心百倍,也充满恐惧地离开了奥尔德本。

E连在英格兰西南部的集结地距离海岸大约10英里,是厄波特里机场旁边的一块开阔地。连队住在金字塔式的大帐篷里。韦伯斯特写道:“我们的生活标准大大提高了。食堂[方形帐篷]对我们很热情(‘孩子们,再吃点儿?随便吃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们把烤鸡、水果鸡尾酒、抹了很多黄油的白面包痛痛快快地吃了个够。我们意识到这是屠宰前的催肥,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第二次再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