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央情报局之行(第3/5页)

肖恩带着张新的护照,上面当然盖着必要的关防印。由于戴着隐形眼镜,他的眼睛看上去是棕色的了。他的头发的颜色和发型也都改变了。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大胡子改变了他的脸型。肖恩不喜欢留大胡子。

肖恩没再说什么,假装在看从座位口袋里找到的那本杂志。这种假装的从容不迫是从奥唐纳那里学来的。年轻人憋着一股劲完成了他的训练课目( 奥唐纳总是用军事术语来称呼这类事情) ,减轻了体重,重新熟悉了武器的性能,和来自白肤色国家的情报官员一起讨论了这次伦敦行动的得失,听取了他们的批评。这些“朋友”不同意用“运气”来解释他们的失败。他们指出,那次袭击为了确保成功,得多增派一辆小轿车及必要的人员。整个讨论中肖恩都显得很平静,有礼貌地听取他们的批评意见。同样,现在他也在耐心地等待着对他的建议的回答。也许他确实是在英国监狱里学到了一些东西。

“已经定了。”奥唐纳终于答道。

瑞安在表格上签了名,认可收到了一车材料。他又来到了去年夏天呆过的那间斗室。这是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在中央情报局主楼的第三层,只有储藏室那么大。

待信使把文件堆在办公桌的一角,又把车子推走后,杰克就开始工作。他掀掉从拐角亭子里买来的那杯咖啡上面的盖子,把一盒奶油和两包糖都倒了进去,象往常那样用铅笔搅着。妻子最讨厌他的这个习惯。

他打开了卷宗。这是中央情报局关于北爱尔兰解放阵线的第一份正式报告,至今还只有一年之久。

“北爱尔兰解放阵线,一个怪物的起源,”报告的题目这样写着。

“怪物”。瑞安记得这是墨里讲过的。报告的第一页就坦率地承认下面的三十页文稿大多数都是推测,而不一定是事实。杰克在去年研究时了解到“临时派”的组织非常严密,单线联系,小组行动。它的组织方式就象情报局一样,除了很少几个头头以外,每次活动的详细经过均是严格保密的。只让必要的人知道:“严守机密”是任何情报机关的座右铭。

爱尔兰民族解放阵线是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的主要竞争对手,组织得没有“临时派”那么好。就是这帮家伙杀了蒙巴顿勋爵。这两个组织的竞争常常发展到恶意的程度。然而一般地说“民族解放阵线”不是个专业组织,内部不够统一,远没有“临时派”干得那么出色。

北爱尔兰解放阵线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还不到一年。他们开始活动时,英国人还认为他们是“临时派”的一个特别行动队,一个突击队。然而当一个被捕的“临时派”分子激烈地否认参加了事实上是由北爱尔兰解放阵线搞的恐怖活动后,这个假定站不住脚了。报告的作者又考察了怀疑是北爱尔兰解放阵线所干的一些恐怖活动,试图找出他们的行动模式。瑞安发现,在这方面和事实十分一致。例如,一般地说,他们在每次行动中投入的人数超过“临时派”。

每次行动让更多的人参加,瑞安点起了一支焦油含量低的香烟,这是违反一般的保密原则的。参加的人愈多,泄密的可能性愈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瑞安细细地查阅了这几次行动,想找出其中的规律。

经过十分钟的研究对照,问题清楚了。北爱尔兰解放阵线比“临时派”更军事化。他们不是组成典型的城市游击队的独立小组,而是一种更加正规的军事组织形式,“临时派”往往依靠西部“牛仔式”的刺客,不大以行动组为单位活动。瑞安知道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特定的刺客”——中央情报局去年的流行说法——用自己的枪,去杀一个特定的目标。他们常常象猎人似地守候着,一等就是几天。而北爱尔兰解放阵线则不同。例如他们一般不规定特定的目标。而且他们似乎有侦察组和行动组,两者配合密切。当他们发起一次行动时,脱身干净利落。显然他们是预先计划并掌握了情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