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首相悲歌(第2/3页)

可怜的蒙哥马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甚至已经建议英国皇室前往埃及或者加拿大“巡视工作”。虽然这个建议被驳回,可是已经说明了英国高级将领对海峡防线并不看好。

在海滩上,英国省吃俭用布置下的75个雷区,因为德国海军还有空军的破坏,已经报废了17个;海面上的33个水雷封锁区域也仅有9个还算完整。依靠那些岸防炮还有战壕铁丝网,别说是蒙哥马利这样的军事将领,就连丘吉尔也不相信能够把德国人干下海。

那么摆在丘吉尔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能否阻止德国人登陆了,而是如何才能将德国人耗死在英伦三岛上。所以他颁布了这个誓要把英国变成人间地狱的《英国人必须守卫本土的作战命令》。这个命令其实非常简单,将老旧的库存装备还有来不及分发给前线作战部队的武器全部发给英国平民,让他们不计牺牲去和德国正规军拼个你死我活。

作战部门预计将会有150万英国平民在对抗德军的战斗中死亡,蒙哥马利更加悲观,他觉得一旦让德国疯狂报复,并且以英国此举为借口撕毁一些国际公约,那么英国人将有300万人死于战争。

而且蒙哥马利并不看好这些所谓的“阻滞作战”,他曾经对丘吉尔说道:“这些平民没有经受训练,在德国正规军面前将会被屠杀,而且这些平民缺乏重武器的支援,面对德国装甲部队的时候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当时丘吉尔的回答让蒙哥马利差点骂人:“作用有限就说明还是有会有作用……这些平民死亡几千人,哪怕只能击毁一辆德国坦克,那么也就为英国争取到了一些时间,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时间。”

其实说白了,英国和德国现在打的并不是军队的强弱,也不是科技的好坏,更不是民心的相悖——两个国家的打就是时间!德国抢时间希望可以一举拿下英国,英国拖时间希望可以让美国苏联反应过来围攻德国,千算万算无非是如此简单。

丘吉尔和蒙哥马利为了确保把德国拖进战争的泥潭,拿出了浑身解数。蒙哥马利将仅有的一个装甲军秘密部署在了英国南部的隐蔽地区,一旦德军登陆,他就会指挥这支部队和另外一个精锐的步兵军冲向德军滩头阵地,拼着被德国空军打残,也要把德军干下海。

因为他知道,德国看似财大气粗,如同当年拿破仑的法国一样看似战无不胜,无非也就只有一次登陆的勇气而已,只要拼着损失把德国精锐打下海去,那么英国也就彻彻底底的安全了。到那个时候是和是战,就都是英国人自己说了算了。

在一些适合登陆的海域,英国从一个世纪之前就开始布置防御体系了,只不过有的地方的炮台和防御设施太过古老,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了,不过很多地方都还能利用,也就省去了很多时间。

原本的炮台改成了“敞篷”的机枪阵地,原本的机枪阵地加固成了战壕,原本的空地上布置了铁丝网,再加上几门大炮,就算是一段还算坚固的海岸防御阵地了。

英国的兵力太少,经过训练和战斗的士兵就更少,所以蒙哥马利一直在以填窟窿的方式来依次加强南部的海岸线防御阵地,他把精锐的部队按在二线上,希望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将德国军队顶回到海里去。

不过他的部队有一个让人无法逃避的劣势,那就是装甲部队的质量问题,原本的英国装甲部队尽数都丢在了敦刻尔克,现在蒙哥马利手中的装甲部队都是仅仅训练了不足15天的新兵,而他们手中的武器也和德国对手的装备差了一大截:靠M3lee这种美国装备去挑战德国的豹式坦克,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

海军能够提供给英国抗登陆的支援更是非常有限,英王乔治五世号还有光荣号航母正在北部港口大修,反击号成了英国本土唯一一艘可以作战的战列舰,算上幸运儿皇家方舟号航母,英国海军拿得出手的力量还不如德国海军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