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我故乡 ——抗战传奇英雄口述的收复平乡之战(第2/4页)

在百团大战时,主力团曾经用平射炮打炮楼,打下不少炮楼。我就组织人用杨木挖空中间,外面用铁箍固定,中间装满火药和铁丸,装上炮架和轮子做了一些土平射炮,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效果还不错。我又组织人试验将炸弹绑在起火(可能是焰火),向上投掷,制成土掷弹筒。不过这个方法准确度低,还挺危险,勉强能用。这两个发明首先用在解救乞村被困青年上。1941年夏天,日本鬼子实施以华制华策略,乞村据点日军抓了几百青年人强迫接受奴化教育。为了解救这些年轻人,我和军分区司令吴诚忠商议,他率领一部分部队去乞村解救被困青年,我率领一部分部队围困附近的官庄炮楼,以防其增援。乞村打响后,官庄炮楼伪军因小看我们,不顾我们的包围,贸然从据点出来增援,被我们用土平射炮赶回炮楼。然后我们用土平射炮和土掷弹筒轰击炮楼,虽然不至炮楼倒塌但使炮楼剧烈震动。炮楼中伪军被吓得惊慌失措,搞不清我们使用了什么高级武器,高喊求饶。我和他们派出来的人进行了谈判,直到他们保证今后不再伤害抗日人员,送上子弹五箱、手榴弹五箱才答应不炸毁他们的炮楼。此时乞村方面已顺利解救了全部被困青年,我们也带着战利品撤出了战场,伪军们向天鸣枪为我们送行。这样,凭借土炮和土掷弹筒我们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此战后,炮楼的鬼子和伪军再也不敢藐视我们土八路了。

有时候,打鬼子的办法是让鬼子给逼出来的。1941年秋,日本鬼子开始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进行抢粮。我将部队藏在青纱帐里,合击抢秋的鬼子,使敌人不能将粮食抢走。经过几次激烈战斗,击毙击伤鬼子伪军多人,敌人损失惨重。为此,鬼子改变了策略,改用船在滏阳河上运粮,并穷凶极恶地把靠近滏阳河沿地里的高粱统统削平,利用他们的武器优势保护抢到粮食运回据点。由于失去了青纱帐的掩护,我们无法阻止鬼子在河上运粮,情况万分紧急。思考良久,我安排人,连夜紧急研究,将地雷改装成“土水雷”,并将其置于滏阳河水中。当运粮船碰到它时,“土水雷”爆炸,炸沉运粮船。最后我们用青纱帐合击和土水雷袭击运粮船方法成功地挫败日本鬼子以战养战、抢秋的阴谋。

抗日时,日本鬼子的力量太强,我们力量太弱,但利用好敌人对我们的轻视心理,也可以重创日本鬼子。1942年在429铁壁合围之后,我们就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以仅一人受伤的代价,打下过平乡县城。

1942年2月,邓小平在武城县召开会议,针对日本鬼子重兵对华北进行大扫荡和大清剿,宣布将过去大规模游击战方式改为地区作战,将正规部队分到各个地区,结合地方武装进行作战。会上,我就产生了一个借正规部队地方作战机会打下平乡县城的想法。

当时,县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鬼子占领一个地区的重要的指挥枢纽,也是屯兵储粮的重地。占领一个县城,除了能打掉它一个指挥部获得武器和粮草,还可以大长人民抗日的志气,大灭鬼子的威风。所以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打一个县城,会使山西鬼子都异常紧张,增援和打援的战斗蔓延到整个晋西北。

当时的县城非常难攻打,一方面当时的县城有城墙,鬼子的武器先进,并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另一方面,既使是我们的正规军也没有重武器,因此强攻肯定不行。但是我认为,利用鬼子轻视我们的麻痹心理来智取,有可能够成功。

八路军地方部队

鬼子429(1942年4月29日)对冀南地区的大扫荡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有人牺牲有人叛变,敌伪气焰异常嚣张。群众在鬼子和汉奸的胁迫下和我们疏远了,形势异常严峻。但这却更加坚定了我年内打下平乡县城的决心。我决定从镇压叛徒和汉奸入手,目的是清算他们的血债,打掉鬼子的耳目,解除群众的心腹之患;同时在伪军内部建立起我们的可靠内线,摸清平乡城鬼子的情况;最后,等待时机成熟,借用地区作战的正规部队,组织地方武装,一举打下平乡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