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密支那之四(第2/7页)

让高见倒霉的,是孙立人身边的骁将——新38师少将副师长唐守治。这位年轻的将军在巡查的时候,感到孟拱城东铁桥与南堤之间似乎是个空隙。这个地点在第114团背后,却无兵把守。当时第114团则已面向孟拱全部展开,正在开始攻城。唐副师长担心一旦日军有一支小部队从此渗透过来,会给第114团带来麻烦。于是下令在这个方向的威尼第478号铁道岔路上部署一支警戒部队。当时已经是6月20日,第113团刚刚到达孟拱战场,只有先头分队能够投入战斗,主力还未到达。因为孟拱周围兵力比较紧张,接到唐副师长命令,第113团只好紧急抽出一个连赶往第478号铁道岔路警戒,这个连,就是牛志仁连长的第8连。牛连长20日接到命令,连夜赶路,在21日到达预定警戒地点。强行军赶至第478里程标处的第8连,只能在冰冷的雨水中挖掘散兵坑,组成一条警戒线,部队两个星期没有好好休息过了,几包饼干和着雨水就是战地伙食。听着身后孟拱城激烈的枪炮声,部队有些牢骚也属正常。

却不知道这个部署太及时了,高见量太郎所部正在这一天深夜到达了孟拱城外,也选择了从这里靠近战场。由于离孟拱尚远,除了有四名日军乘一部手摇的轧道车在前面侦察,高见大佐根本就没有派出其他警戒兵力。

如果是在其他战场,担任警戒的中国军队很可能由于不慎首先被日军发觉。然而,中国远征军不愧是当时中国军队中除共产党部队外最有纪律的,远远放在铁道线上的第8连哨兵严守战场纪律,不生火不吸烟,也没有睡觉,结果率先发现日军乘坐前进的火车,已经装备了无线电的哨兵随即报警。

日军对无线电监听一向兴趣不大。

听到哨兵的报告,牛连长不知敌军来了多少,但依然一面向上报告,一面把三个排分散配置,全体荷枪实弹,静候高见部队的到来。牛连长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他布置的埋伏十分隐蔽,希望能借助战斗的突然性打垮敌军。

奇怪的是日军许久没有到来。事后才知道,缅北的窄轨火车速度极慢,同时经过长期中美空军的袭击,残存的火车头已经很少,所以高见所部搭乘的小火车严重超载,其行动速度并不比步行快多少。

22日凌晨,埋伏许久的第8连终于等来了日军。中国远征军放过敌军尖兵,等后面的小火车艰难地喘着粗气,爬到第113团官兵的面前。当火车的身影在瞄准镜中已经大到可以遮住眼眶的时候,牛连长指挥的先头排率先开火,另一个排从铁路另一侧也开始射击,猛烈的火力袭击开始了。

拖着曳光的子弹,在夜色里从两个方向朝挤满了日军的火车扑去,机枪长长的火舌从前到后扫在车厢的侧板上,撞在车厢护板上的子弹叮当乱舞,更多的子弹则直接穿过木质的车厢板,从半睡半醒的日军身上钻了过去。

只打了很短的时间,火车就停了,然后,远征军的官兵们瞠目结舌地看到,乱七八糟的日军黑影像下饺子一样掉下路基,铁道和火车头周围开始有更多的人影到处乱窜,到处是伤员垂死的哀号和惊慌失措的日本话。到底有多少日军在车上呢?牛连长这才注意到日军的列车出乎意料的长,而且,后面的列车还在开过来,在窄窄的轨道上挤成一团。

开始发现日军人数众多,第8连的官兵还有些胆怯——一千多名日军,就是一个大队的兵力,在豫湘桂战役里可以追着国军一个师到处跑的。但是,日军的混乱,纷纷倒下的人影,马上引发了官兵们复仇的欲望。

你龟儿子也有今天啊!第8连官兵把所有能用的武器朝高见部队同时倾泻下去,牛连长下令只许射击不准冲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兵力和对手差得太远,拼刺刀不是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