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4/8页)

龟背车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它的形状尤其像真正的乌龟,一会儿将脑袋伸出来,一会儿却又缩了回去,活脱脱的一个乌龟头。它一会儿后退几步,一会儿又将攻城槌推向前去,更有力地去撞击城墙。

十六、古人所说的“攻城车”,跟现在士兵和蛮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卡乌齐”[2]一样。这种器械是用轻木料组合而成的,它宽8英尺、高7英尺、长16英尺。它的顶是用木板和双层树枝做成的,两侧则是用树条编就而成。这样,它就能够在遭到敌人的攻击时不至于被石块和矛穿透。为了不被敌人投射过来的燃烧物点着,它的外层则包裹着潮湿的、刚刚剥下来的兽皮,或者用破布片钉成的覆盖物。如果攻城车数量较多,它们便会排成队列逼近城池,而攻城的将士则在它们的掩护下,较为安全地靠近筑城工事,捣毁敌人城垣的墙基。

“活动挡箭牌”是一种和拱门类似的装备,由树枝编织而成,上面盖着奇里乞亚山羊皮毯或者一般的兽皮。它由3个不大的轮子滚动开进,其中两个轮子在前头(所谓的“车头部分”),一个轮子在中间。靠着这3个轮子,“活动挡箭牌”就能像大车一样朝任何方向转动。

攻城将士坐在上面逼近城墙,利用它来抵挡射箭、投石或掷矛,将守城者从胸墙赶走,力求获得有利的战机,架上云梯爬上城墙顶部。由于箭和矛都是从城垣上投射过来的,所以,可以对着城垣,用泥土、木头修筑土堤。

十七、所谓“舟车”,是一种体积较小的攻城器械。将士们在它的掩护下,可以摧毁守城者的坚固防御工事。此外,它也能用石头、木头和泥土填满壕沟,并将其夯实,为活动碉楼车贴近城垣开道。

十八、(活动)碉楼车是用树条和木板制作而成的。从外形上看,它像是一幢建筑物。为了避免敌人纵火焚烧如此庞大的攻城器械,人们在它的外面盖上一层生皮和由布片缀成的覆盖物。这种车车体很高,宽度很宽,一般情况下,宽度为30平方英尺,有时是40平方英尺,甚至50平方英尺[3]。

它的高度不但超过了城墙的高度,甚至还要比城墙上石砌的塔楼高。按照力学定律,车体下方要装上许多轮子,否则它是没法办法滚动前进的。如果说,攻城方拥有这样的碉楼车,那么这将对守城方形成直接的威胁。

每座碉楼车里都有许多梯子,有些梯子可以通过各种办法伸入城里。碉楼车的下部还有攻城槌,能够捣毁城垣,中部则放置用两根长杆和编好的木条做成的(跨)桥,通过它能搭在碉楼和城墙之间;上部则藏着携带长矛和弓箭的士兵。他们在碉楼上往守城者投掷标枪、石块等,以杀伤守城者。

很显然,如果攻城方采用这样的方式攻城,城市将在短时间内沦陷。在守城者将全部希望都放在高高的城墙上时,突然间眼前出现一座比城楼更高的碉楼车,如此,他们还有什么办法来保卫自己的城市呢?

十九、虽然面露楼车应对较为困难,但是守城者还是有许多办法来防御的。第一,如果守城部队战斗力强,且同仇敌忾,很有勇气,那么他们可以采用突袭的方式击退敌人,将碉楼车上的兽皮剥下来,烧毁这个庞然大物。如果市民们胆小,不敢出城作战,他们也可以使用大型弩炮抛射带火的箭镞(燃火箭)或火热的矛(火矛)攻击碉楼车,让它们击穿兽皮,点燃木材,烧毁碉楼车。燃火箭是一种可以钻到车体内燃起火来的箭镞。火矛和矛很像,它的头部装有一个很牢固的铁帽,在铁帽管和矛杆之间则装着硫磺、沥青、树脂,此外,它还缠着涂了油的麻絮,这种油是可燃物。火矛通过弩炮射出去后,会穿破保护层,带着火钻透木材,如此一来,便能将碉楼车烧毁。有时候,守城方可以趁着敌人呼呼大睡时,带上火种用绳索从城墙上吊下去,然后靠近碉楼车,将车点着,然后重新回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