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独立空军(第2/6页)

我们在探讨空战队时,必须先了解空中抗击的可能性,因为这是空战队要去克服的。对于来自地面敌人的抗击,也就属高射炮了,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战斗机要怎样对付高射炮。事实上,高射炮的效力也是很有限的,一是因为它的射击不准确,二是因为这类防御中武器都是分散的,所以即使高射炮肯定能打掉一些飞机,也是有限的。况且也没有人会奢望战争不冒一丝风险,没有一点儿损失的,只要能及时补充飞机来保证轰炸队的战斗力,这些损失是很容易补充的。

对于补充飞机的问题,空军必须保证有能力随时出动一定数量的后备飞机,它的数额必须保证。例如,一支轰炸队要装载20吨炸弹,它可以由10架飞机各带2吨,或由5架飞机各带4吨,也可以由一架飞机(如果可以)携带20吨。这样,从一方面看,少用飞机可以简化编制;从另一方面看,一个机队飞机太少又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即使损失一架飞机也会大大地削减机队的战斗力。所以,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认为一个机队的飞机数绝对不应少于4架,也就是每架飞机要带5吨炸弹。

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飞机都可以参加轰炸队,它必须具有适航性和可用性,这是对任何飞行器的最低要求。所以要想知道一架飞机是否可以参加轰炸队,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性能,包括速度、活动半径、升限、武器及有效载重能力。

速度:它不需要超过敌人驱逐机的速度,因为轰炸队在有敌人抗击的情况下执行任务是要由空战队支援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只有这样轰炸机才能避免卷入没有结果的速度竞赛。一个国家不能把它的安全和力量完全寄托在飞机的飞行速度上,那样是很危险的,尤其在飞机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从另一方面考虑,胜利不可能靠跑得快得到的。飞机要想获得高速度,必须以牺牲载重为代价,因此,对于载重大的飞机来说,它具有中等速度就可以了,这样它就可以达到最实用的性能。由此看来,轰炸机应当是一种具有中等速度的飞机,它由战斗机保护,不需要逃跑或避开敌人的攻击,更不需要为了争取速度而牺牲载重。

活动半径:作战飞机的活动半径是指它从自己机场飞出又能依靠自身动力返回的最大距离。活动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量和飞机的载重能力,载重能力越大,它的活动半径就越大,活动半径越大,突破敌人领土就越深,破坏面积就越大。因此,轰炸机的活动半径应尽可能大。

轰炸机可以承载的重量除其人员外,应按合适比例分配燃料载量和炸弹载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飞机的最大载重量是一个事先确定的固定值,只要增大载油量,减少载弹量,就可以增大作战半径,反之则亦成立。这里我们还要关心一下轰炸机的正常活动半径(平均活动半径),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正常作战时候要攻击的敌人目标的分布情况;二是在这个正常半径内能携带摧毁该目标的炸弹量。

个人认为,现代轰炸机的正常活动半径应在200~300千米。注意,我说的是“正常活动半径”,因为在其他例外情况下,这个值是很容易改变的。如果轰炸机的正常活动半径是300千米,而它的作战范围是100千米之内,那么如果不减少载油量以多携带炸弹,仍然携带飞行300千米要用的燃料量那就是一种浪费。反之,如果正常活动半径为300千米而要去400千米的地方作战,就需要减少载弹量来增加载油量。其实飞机活动半径的这种伸缩性是可以在飞机构造上采取一些措施加以保证,还可以在燃料和炸弹的重量之间加以调节。

升限:飞机的飞行高度越高,它受高射炮打击的危险性就越小。轰炸活动的特点告诉我们,投弹分散比集中更好,那么就算在极高的高度上进行轰炸也是有效的,因此,飞机正常的升限在3000~4000米。意大利的边境大部分是高山,则要求升限应在6000~7000米,以保证作战飞机可以没有困难地飞越阿尔卑斯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