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展望未来(第4/7页)

既然保卫自己免遭空中攻击的唯一方法是攻击并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既然一切资源的使用偏离这一基本目标都会减少夺得制空权的机会,那么空战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准备承受敌人空中进攻的同时最大可能地进攻打击敌人。

乍看这个原则很残忍,尤其想到空中进攻可能造成的痛苦和恐怖时更是如此。但这就是原则,是一切战争活动中都要遵守的原则。一个陆军指挥官为了给敌人更大打击,通常做好损失几十万人的准备,不管牺牲多少人,只要能取得胜利。一个舰队司令官为了能击沉敌人更多的舰船,宁愿损失一些部队。同样,一个国家必须做好忍受敌人空中进攻的准备,以便给它更大的打击,因为只有给敌人造成比自己更大的损害才能赢得胜利。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条原则不人道,主要的原因是,当这一条原则应用于空战时,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因为战争已经不再是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冲突,它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全体人民之间的冲突,一战的形式是军队之间的长期消耗,这自然是合理的。现在由于航空兵的加入,使人民直接对抗人民,国家直接对抗国家,越过了以往战争中隔在它们中间的保护屏,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人民和国家融为一体与另一国作战。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当人们听到一些妇女儿童在空袭中被炸死会心痛,而听到成千上万的士兵战死却无动于衷。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可是传统观念认为士兵的生命就应该是在战斗中死去的,所以他的死亡引不起人们的重视,而实际上士兵这样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个人价值。

德国人已经快达到他们使用潜艇的目标了。我们批评潜艇战,说它是残忍的,以激起世界舆论的赞同。这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也有权力这样做,但我们担心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它多么惨无人道,而只是它威胁着我们。潜艇只造成了大约1.7万人的死亡,这和被人们认为人道和文明的兵器造成的几百万人的死亡屠杀相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一战是潜艇战,将不会有这么多的流血牺牲,人们应该把战争看成是没有感情的可怕的科学。

人们曾经强烈地批判潜艇让沉船的人听天由命,不给予任何救助。但潜艇所做的只是和英国人一样,当一艘英国船在救起另一艘船恰巧被鱼雷击中时,指挥官不得不下令让遇难船上的人听天由命,以免救援船再受到鱼雷的袭击,而这艘遇难的船上的人就是他们的同胞,不是敌人。战争要么不打,只要打起来,双方必须毫不留情地攻击。法国青年学校对这个问题的提倡态度很像德国人。认为战争不是这样的,这肯定会使自己陷于困境。

今天,不管从事实上还是理论上来讲,都不再有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区分了。从理论上,当国家进行战争时,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士兵拿枪,妇女在工厂装炮弹,农民种粮食,科学家做实验。从事实上,今天的战争可攻击到任何人,目前看来最安全的地方可能是堑壕。

粉碎敌人的抵抗就赢得了胜利,而直接攻击它抵抗最弱的地方能更容易、迅速、经济、牺牲少地做到这一点。武器的效力越大,威力越大,就越能更快地实现主要目标,对精神抵抗的影响也越深,因而它也就成为最文明的战争,因为损失与关系到的人数相对较少。武器越适用于攻击一般平民,个人的利益受到的损害就越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人们不能再说:“我们大家都准备战争,但去战斗的是你们。”

现在人们都会相信战争将从空中开始,因为双方都想获得突然性的优势,甚至在宣布战争开始前,就会有大规模的空中活动。空战必将是紧张激烈的,因为各方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敌人最大的打击,并从空中摧毁敌人的航空兵器,使它无法进行任何还击。独立空军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最大的力量,坚决地打击敌人并反复攻击。因此,在战争爆发时就做好准备的空中力量将决定空战的胜败,不能只依靠战争过程中动员起来的力量,被打败的一方不可能再建立另一支独立空军。一切可用力量都必须立即投入战斗,保留任何兵力或移作他用都将降低胜利的可能性,集中使用的原则必须绝对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