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汉城面临第二次危机”(第2/10页)

李奇微后来回忆说:“他握着我的手不加掩饰地说:‘我希望当你离开东京时,你会成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如果我被允许选择我本人(在盟军最高司令部)的继任者的话,我也会选你。’对一位伟大政治家来说,这一番简单很难说不是肺腑之言的话,是非常慷慨的举动。它对我来说意味深长……”

麦克阿瑟一行登上“巴丹”号。乐队奏起了《美好的往日》乐曲。在优美的乐声中,“巴丹”号飞上蓝天。

送别麦克阿瑟后,李奇微搬进了麦克阿瑟的办公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华盛顿报告:“虽然敌军自2月中旬以来一直处于防御状态,但他们动用了其富有极大潜力的60多个师中的一部分兵力,他们仍具有随时发起进攻的能力。”

李奇微仔细分析了麦克阿瑟之所以公开声称不能理解或违抗给他的指示的原因。远东司令部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的两项职责,虽然在名义上是不同的,但实际上却是紧密相关的,而且还有可能混杂在一起以致互相干扰。第二天,他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给他,即一旦苏联发起进攻的话,要由他自行斟酌决定是否把“联合国军”撤出朝鲜以保卫日本。

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这个问题很快做出了答复,他们拒绝了李奇微的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虽原则上同意一旦苏联发起进攻可以从朝鲜撤出联合国军队,但控制这种撤退行动的权力仍由他们掌握。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当我们从你处获悉撤退条件已成熟的情报时,我们会根据你在朝鲜和日本的军队的直接安危状况,给你发出指示。你只能根据这些指示指挥部队从朝鲜进行大规模撤退。”

在处理好与范佛里特以及其他军长们的关系上,李奇微有意克服麦克阿瑟在他指挥第8集团军之前做的那样大权独揽。他决定将根据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的声望和出色的才干给他以适当的行动自由,但对他的主要作战方案仍然保留批准权和否决权。

在接到华盛顿的有关最新任务和方针的指示之前,李奇微对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军的进攻行动采取了适当的限制。4月19日,他明确限制了范佛里特所属师的推进,因为他相信中国人不久就可能发起进攻,而范佛里特若是越出自己的战线发动进攻,则可能遭到危险。这样,范佛里特在事先没有得到李奇微的许可时,是不能向“怀俄明线”(即西起铁原西南的263.4高地,东到北汉江西岸的小高飞云伊一线)以远派遣任何大部队的。

在李奇微的催促下,参谋长联席会议责成陆军参谋长为李奇微准备了一份关于如何指挥朝鲜行动的指示。经杜鲁门批准,5月1日,陆军作战部给李奇微下达了最新指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总的使命是帮助南朝鲜击退侵略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他要达到的目标是摧毁在南朝鲜地理边界及其邻近水域作战的北朝鲜和中共武装力量。不能侵犯中共或苏联领土。倘若中国在朝鲜领土以外的海上或空中攻击美军,例如在日本,则允许对中国大陆进行报复。这种报复仍须征得参联会的特别准许方可实施。

“参联会”第一次限制了“联合国军”的推进,在未经得到事先许可的情况下,李奇微不得超越“堪萨斯—怀俄明线”(“堪萨斯线”即西起汉江口,沿临津江,再经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至襄阳一线)。最初的经始线进行大规模推进。但参联会给了李奇微一些限制较小的行动指挥权。他在该线以北可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实施一些有限作战行动,包括两栖作战和空中作战,以造成敌军的不平衡态势并保持与敌军的接触,或者是达到保证所属部队安全的目的。

大邱第8集团军司令部。范佛里特走马上任,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美国一大批军人,使这些军人在二战中脱颖而出,叱咤风云。范佛里特虽然在二战中不像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麦克阿瑟那样名声远扬,但也屡立战功,平步高升。当战争再次需要他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决计要干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