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7页)

与此同时,雅典人得知了底比斯人的袭击行动以及部分普拉蒂亚人被扣为人质,并很快认识到底比斯俘虏的价值。希腊城邦从来不会无视自己公民的损失,何况俘虏包括统治底比斯的派系重要人物、地位很高的政治家欧律马科斯。有了这些俘虏作为人质,或许就可以让玻俄提亚人放弃入侵阿提卡的念头,就像在前425年雅典人俘虏了数量差不多的斯巴达人就使斯巴达不再敢入侵阿提卡一样。雅典人向普拉蒂亚发去消息,请他们刀下留人,但这消息抵达得太晚了。激情压倒了理性计算。底比斯人现在可以无所顾忌地复仇了。雅典人向普拉蒂亚送去了粮食和80名雅典重步兵,帮助当地人抵挡必然会到来的底比斯攻势。为了迎战,雅典人和普拉蒂亚人撤走了大部分妇女、儿童和除重步兵之外的所有男人。留在普拉蒂亚的守军有480人,还有110名负责烤面包的妇女。

斯巴达入侵阿提卡

底比斯对普拉蒂亚的袭击显然违背了和约,于是斯巴达人命令其盟邦将全部军队的三分之二集结到科林斯地峡,准备入侵阿提卡。剩余三分之一留在本土,以防备雅典人的登陆。大军将由国王阿希达穆斯二世指挥,爱国主义精神和荣誉感促使他竭尽全力。

即便在行军途中,国王的行动也表明,他仍然没有放弃避免冲突的希望。他派遣使者去询问,如今强大的伯罗奔尼撒军队已经在进军阿提卡的途中,雅典人是否打算妥协。但是,伯里克利发布了一项命令,在伯罗奔尼撒军队出兵期间,禁止雅典人与敌人的任何传令官或使者接触。于是,雅典人赶走了斯巴达使者。这名使者在跨越边境的时候,带着非常不符合斯巴达风格的戏剧口吻说道:“这一天将是希腊人诸多灾祸的开端。”(2.12.3)

现在,阿希达穆斯二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进。从科林斯地峡出发,最便捷的路线是沿着滨海道路,通过墨伽利斯,途经厄琉息斯和埃加琉斯山,进入肥沃的雅典平原。但阿希达穆斯二世在地峡耽搁了一段时间,慢悠悠地行军,在通过墨伽拉之后并没有立即转向南方开赴雅典,而是北上攻打欧伊诺耶镇,这是玻俄提亚与雅典边境附近的一座雅典要塞(见地图 4)。欧伊诺耶是一个小而坚固的要塞,有石墙和塔楼保护,但它对如此庞大的军队不会构成威胁,也不大可能干涉伯罗奔尼撒军队的计划。要攻克它并不轻松,需要长时间的围困并放弃此次远征的主要目标(蹂躏阿提卡)。

攻打欧伊诺耶在战略上没有意义;阿希达穆斯二世此举的动机是政治上的,因为他仍然希望避免战争。一年前,他曾主张,斯巴达人在蹂躏阿提卡土地时应当动作非常缓慢。他说:“应当把他们的土地看作‘人质’,土地状况越好,就越是有价值的‘人质’。”(1.82.4)斯巴达人已经在责怪国王的耽搁使雅典人能有时间为迎战做准备并将其牛群和财产转移到安全处,于是开始怀疑他此次偏离行军路线的真正动机。

最后,阿希达穆斯二世不得不放弃对欧伊诺耶的围攻,转而回到伯罗奔尼撒大军入侵的主要目标:蹂躏和破坏阿提卡。在底比斯人进攻普拉蒂亚的八十天之后,即5月底,阿提卡的庄稼成熟,伯罗奔尼撒军队大举南下,开始蹂躏厄琉息斯和色莱西亚的平原,破坏庄稼,砍倒葡萄藤和橄榄树。

阿希达穆斯二世随后东进,前往阿卡奈,而不是更显而易见的目标——土地肥沃的雅典平原和雅典贵族的土地,在那里能够对雅典造成最大破坏。雅典平原就在雅典城的正前方,斯巴达联盟的军队若是开进那些地区,将会是最具挑衅性的战术,对伯里克利的克制政策施加最大的压力。阿希达穆斯二世还在希望,雅典人能在最后关头理智起来;他希望尽可能久地保住雅典人最珍贵的农田并将其作为“人质”,而不是毁坏那里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