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4/6页)

于是,他们于6月中旬率领整个舰队(112艘战船)前往萨摩斯岛。萨摩斯岛上的雅典人只有82艘战船,但他们及时得知了敌人的动向,向正在赫勒斯滂海峡的斯特罗姆比基德斯发布命令,要他赶回来参战。伯罗奔尼撒人出现的时候,雅典舰队在萨摩斯岛隐蔽起来,等待斯特罗姆比基德斯返回。伯罗奔尼撒人则在米卡列(在大陆上,与萨摩斯岛隔海相望)扎营,准备于次日出航。但他们得知斯特罗姆比基德斯已经回来了,雅典战船的数量增加到108艘,于是阿斯泰奥库斯下令撤回了米利都。雅典人追击敌人,希望能够打一场决定性战役,但阿斯泰奥库斯拒绝出港。尽管雅典人内部出现纷争,他们还是将力量对比恢复到上一年冬季时的状态:雅典战船虽然数量略少一些,却又一次掌握了制海权。

法那巴佐斯与赫勒斯滂海峡

从萨摩斯岛撤退使伯罗奔尼撒士兵和水手愈发恼火,他们加大了对阿斯泰奥库斯施加的压力,要求他采取有效的行动,但提萨弗涅斯未能兑现诺言、支付军饷,所以海军司令很难继续维持舰队。而另一方面,安纳托利亚北部的波斯总督法那巴佐斯答应,如果阿斯泰奥库斯将伯罗奔尼撒舰队转移到赫勒斯滂海峡,他就支持他们。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的拜占庭的公民也请求阿斯泰奥库斯去帮助他们反抗雅典人。此外,阿斯泰奥库斯还没有执行斯巴达政府给他的命令,即派遣一支部队在克里阿库斯将军的指挥下去援助法那巴佐斯。他的政策——留在伊奥尼亚、努力与提萨弗涅斯合作——显然已经破产,他再也不能耽搁了。

7月底,克里阿库斯率领40艘战船向赫勒斯滂海峡挺进。他害怕萨摩斯岛的雅典舰队,于是向西偏离直接路线很远,进入了更开阔的海域,但在那里遭遇了爱琴海上常见的突如其来的风暴,这种风暴对三列桨座战船的打击是致命的。他放弃了自己的目标,溜回米利都,那边的大海比较平静。与此同时,10艘战船在更勇敢或者说更幸运的墨伽拉将军希里克苏斯的指挥下,进入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成功煽动了拜占庭的叛乱。不久之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岸的迦克墩,以及库济库斯和塞利姆布里亚也加入了叛乱。

这些事件极大地改变了战略局势,因为叛乱分子和斯巴达舰队进入了两条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赫勒斯滂海峡),威胁着雅典的粮食供应,同样也威胁着它继续作战的能力。伯罗奔尼撒人进入法那巴佐斯的势力范围也是个重大事件,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只能依赖于提萨弗涅斯零星而不可靠的支持,并且受制于他的阴谋诡计。现在法那巴佐斯成了盟友和金主,他们可以期望得到更大的成功,尤其是他们现在横跨在雅典至关重要的补给线上。

亚西比德的回归

萨摩斯岛上的雅典人迅速认识到伯罗奔尼撒人与法那巴佐斯结盟对雅典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色拉西布洛斯从来没有放弃敦促召回亚西比德(他认为这是赢得战争的关键),最后终于得到了大多数士兵的支持。于是颁布了法令,召回亚西比德,并授予其不受起诉的豁免权。色拉西布洛斯本人则乘船陪同亚西比德到萨摩斯岛,“他认为唯一能救雅典的办法,就是将提萨弗涅斯从伯罗奔尼撒阵营拉到雅典这边”(8.81.1)。

但亚西比德得以回国的条件却不是他想要的那样。雅典人普遍不信任他,有些人则憎恨他。他不能返回雅典,只能来到萨摩斯岛;豁免权能暂时保护他,但未来仍然可能遭到清算。他想要的理想情况是,作为一个广泛联盟的领导人,光荣地返回雅典城,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然而,只有一个温和民主派的派系,在其领导人色拉西布洛斯的坚持下,将他带到了萨摩斯岛,而且萨摩斯岛还与雅典城不和。他的成功依赖于和色拉西布洛斯维持良好的关系,更不用说他的未来了。色拉西布洛斯虽然是一位忠实的朋友,但也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强势人物,绝不会受任何人操纵。因此,亚西比德抵达雅典营地后必须服从他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