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奥尔良女巫” 14291435(第2/8页)

王太子控制的这部分法国国土也比兰开斯特王朝的那一部分富庶得多。贝德福德公爵平均每年收入10万到20万里弗尔(livre ),查理的潜在收入是他的3倍,有时甚至是5倍。这部分是因为查理控制的区域更大,受到战争破坏也相对较小。然而在查理统治初期,税收工作从未认真进行,钱也往往落入了别人的口袋。查理一度非常困窘,不得不穿带补丁的衣服。王太子查理既有财力、也有人力打败英国人,但除非发生奇迹,他才能真正打败英国人。

约1412年,贞德出生于香槟东部、默兹河畔一个叫作多姆雷米的小村庄。少女时代的贞德是一个牧牛女,相比同龄人没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她非常虔诚,花很多时间待在教区教堂里。她能看到幻象,从13岁起还能听到特别的声音,正是这声音要她拯救奥尔良。1428年5月,她的叔父带她来到一个王太子派占据的要塞,但守城将领不为所动。次年1月,她再次来到这里,守城将领便带她去见王太子,于是,贞德2月时在希农见到了查理。当时,查理藏身于廷臣之中,但贞德立马就认出了他,并告诉查理,上帝命她击败英国人,让查理在兰斯加冕为王。查理对这位装扮成男人的农家女孩充满疑惑——在15世纪,看到女人穿男装可能比在20世纪初看到男人穿女装更令人吃惊——但神学家们对贞德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没发现她有异端或是发疯的迹象,他们建议查理让贞德去奥尔良碰碰运气。

贞德已给贝德福德公爵及其官员写了一封特别的信。信以“耶稣玛丽亚”开头:“英格兰国王,自称为法兰西摄政的贝德福德公爵,以及自称为贝德福德的副手的萨福克伯爵威廉·德·拉波尔、塔尔博特男爵约翰、斯凯尔斯男爵托马斯……向天堂之主上帝派来的少女投降吧,交还你们在法国占领和蹂躏的美丽城池。”她说:“我是那天堂之主派来将你们赶出法国的。”信的结尾写道:“看在上帝的分上,回到你们自己的土地上,否则看看这位少女将给你们带来多大伤害。”没有一位编年史家记载了贝德福德公爵对这封信的反应。

贞德随后出发前往奥尔良。她穿着盔甲,年轻的阿朗松公爵带领4000人马追随着她,热切地相信她所承担的使命。如前所述,贞德在4月底进入奥尔良,其援军主力于5月3日抵达。贞德骑着马行进在军前,身边跟随着吟唱圣歌的神父。她是在向众人表明:英国人自以为受到上帝的特殊眷顾,但这眷顾现在已归于她。几天之内,贞德的军队就突袭了英军的主要工事,占领了“图雷尔”,杀掉包括格拉斯戴尔在内的所有守军。1429年5月8日,历经90日的围攻未果,萨福克伯爵终于撤军了。英军已经寡不敌众,他们做了最后一次努力,试图证明自己仍受到上帝的眷顾。他们组成战斗队列,在城墙对面的开阔地上操演,欲刺激敌军出城迎战,但即便在此时,城里的军队仍不敢应战。随后,萨福克伯爵率军极有秩序地退去,带着一部分兵力前往雅尔若,其余则在塔尔博特勋爵和斯凯尔斯勋爵的率领下派驻默恩和博让西。

王太子派的士气开始高涨起来,阿朗松公爵立即领兵攻打英军在卢瓦尔河畔的要塞。6月12日,雅尔若陷落,萨福克伯爵在逃跑途中被捕,其守备军——那些值高价赎金的除外——一律被处死。3日后,默恩附近一座横跨卢瓦尔河的桥被法军占领,而博让西的英军被迫藏身于堡垒之内。

塔尔博特勋爵决心解救博让西的守备军。他与约翰·法斯托夫爵士在让维尔会合,总兵力加起来不过3000人多一点,而王太子派则有8000人。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也算不上是压倒性多数,但法斯托夫感到很不安,对手下的巴黎民兵尤其不信任(王太子派把这些巴黎民兵称为“假冒的法国人”),想要先行撤退等待援军,而据说援军不日即到。但好战的塔尔博特勋爵坚持继续前进。6月18日星期六,博让西守军投降的消息传来,英军开始由帕提村附近的树林撤退。贞德劝王太子军的指挥官进攻——“你们有马刺,好好利用它们!”——并保证他们将赢得一场查理完全无法想象的胜利。王太子军的侦察兵一直找不到英军的藏身地,直到一头牡鹿冲进了英军的营地,引发英军一阵喧哗,这才打破了英军的伪装。塔尔博特意识到敌人就在附近,命弓箭手在帕提南部的一个下坡路上列队,法斯托夫则命民兵在塔尔博特身后的高地上列队。王太子军的重装骑士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在斜坡顶部,向下方的英军弓箭手侧翼发起冲锋。塔尔博特的弓箭手队还没有安好防御用的木桩,很快就被击溃了。法斯托夫的部队随即乱作一团。塔尔博特和斯凯尔斯勋爵被捕,法斯托夫和一小队弓箭手击退了追兵,侥幸逃脱。次日,约翰·法斯托夫爵士精疲力尽地抵达科贝尔,亲自向贝德福德公爵汇报战败经过。据蒙斯特雷记载,贝德福德非常生气,甚至剥夺了法斯托夫的嘉德勋章,此后的民间传说也把这位可怜的骑士塑造为一个懦夫——莎士比亚在戏剧里以他为原型创造了法尔斯塔夫。不过,法斯托夫一直反对同王太子军正面交锋,也尽了全力指挥军队,至少还拯救了一小部分兵力,并非毫无贡献。后来,贝德福德公爵很快就把嘉德勋章还给了他,并任命他为卡昂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