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不善和丧失民心(第5/5页)

11月6日,上海的商品价格已经涨到8月水平的10倍以上。[95]11月8日清晨,猪肉价格还是每斤6金圆券,到上午11点,已经涨到每斤12金圆券。在一天之内,餐馆将价格上调了2倍到3倍。人们在米店门口排起长队,但一粒米也买不到。上海周围的农民在上一年获得了丰收,但他们担心金圆券马上会变得一文不值,因此拒绝出售自己的大米。到11月底,政府开始明目张胆地突破自己最初宣布的20亿元上限,印发金圆券的总量已经达到了34亿元。

几乎所有人都能想象到,经济改革取得的唯一成果是政府从民众那里得到了价值1.7亿美元的金银以及外币。[96]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究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民众多大比例的财产。据估计,至1948年9月底,上交给政府的金银以及外币的总额仅占民众实际持有资产的20%—30%。[97]

在上海,对政府表示最强烈愤慨的群体并不是因为经济混乱而一直遭受损失的“中产阶级”,而是商人和企业家。11月1日,上海商会和上海工业协会召开了一次由当地工商业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与会者纷纷谴责政府政策对工商业造成的破坏,并强烈抗议众多企业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侮辱。一位发言者称政府为“庸医”,认为400万上海市民被政府当成了“实验样本”。其他人要求财政部长辞职,并惩罚那些对改革方案负责的人。[98]其他评论者多少显得冷静一些。一位评论者曾做出预测:“这次货币改革可能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政治系的学生提供的最后一次教训了。”[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