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造成的危害(第7/7页)

[87]刘涤源:《论物价的局部管制》,载于《观察》,1948年10月2日,第4—7页。

[88]上海《前线日报》,1948年10月7日。

[89]上海《大公报》和《商报》,1948年10月6日;上海《大公报》,1948年10月7日。

[90]上海《商报》,1948年10月15日。

[91]上海《新民晚报》,1948年10月16日。

[92]上海《新闻天地》,1948年10月16日,第50期。

[93]上海《大公报》,1948年10月28日。

[94]上海《大公报》,1948年11月1日。

[95]张嘉璈:《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第359页。

[96]同上,第80页。

[97]上海《东南日报》,1948年10月6日。

[98]上海《大公报》和《中华时报》,1948年11月2日。

[99]《金圆券下的牺牲者》,《时代批评》,1948年11月15日,第2页。

[100]张嘉璈:《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第63—65页;周舜莘:《中国的通货膨胀(1937—1949)》,第244页。到1946年中期,一位昆明教授估计他的同事的真正收入比1937年的水平减少了98%。见上海《大公报》,1946年8月30日。

[101]此时,中国大约有180所高等学府,其中有122所是国立学校,有大约1万名教师。国立(省立)中学也为数众多。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7月10日;上海,《中美日报》,1946年2月28日。

[102]季崇威:《上海劳工漫记》,上海《大公报》,1946年5月2日;上海《大公报》,1948年2月20日(参见此处)。

[103]上海《中美日报》,1946年2月28日。

[104]上海《和平日报》,1946年5月28日;天津《大公报》,1946年4月2日。

[105]昆明《中央日报》,1946年12月25日。

[106]上海《大公报》,1946年4月10日。在1947年底,鲍大可发现上海大学教授的工资和拉黄包车的苦力生意好的时候差不多,一些机构付给专业人员工资和付给体力工人的工资差不多(《共产党接管前夕的中国》,第19页)。

[107]上海《申报》,1946年6月10日;天津《大公报》,1947年10月17日;天津《新星》(独立报纸),1947年8月21日。

[108]天津《商务日报》,1947年4月6日。

[109]王遵明等:《我们对于改善公教人员待遇的意见》,《观察》,1947年10月18日,第3页。

[110]上海《申报》,1948年3月16日。

[111]上海《大公报》,1948年3月13日。想了解进一步的分析,见伍启元:《公教人员的待遇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载于《观察》,1946年10月19日,第8—9页。

[112]欲了解该杂志当时的流行程度,见第五章和书后关于征引文献的说明。

[113]张嘉璈:《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第65页。

[114]这里的观点并不是批评国民党政府接受外国援助,而是强调政府似乎不愿意面对中国经济处境的残酷现实。这一弱点从政府依靠印钞机和依赖外国援助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两点也将政府置于尴尬的处境:在经济危机加剧的时候,没有别的生存之法,只有继续求助于华盛顿。这一弱点为社论作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比如,《时代批评》(1948年1月15日,第3页)将政府比作一个腐朽的旧家庭,不得不借钱糊口,不得不为他堕落的子孙购买鸦片。这个弱点还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对比的另一方是简朴和自力更生的共产党。欲了解美国给予国民党的救助、贷款和售贷的细节,见《中国白皮书》第1卷第360—409页,第2卷第939—980页,第1042—1053页。想了解对美援计划的分析,见周舜莘著《中国的通货膨胀》第173—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