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第4/12页)

一个日本青年从证人席上站起来。

检察官:请问这位证人的姓名,年龄,出生地点。

日本青年:长谷尊,二十二岁,满洲里日本垦荒团大巴浪屯出生,一九四一年入伍。

检察官:长谷先生何以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日本青年:因为我们屯子里雇有很多中国长工,常和他们交往的缘故。还有,我母亲对中医着迷,我十二岁的时候,母亲曾让我去跟镇上一位老中医学过两年徒。

检察官:现在请长谷先生作证。

日本青年:我入伍后的第一位长官,就是千代寿男先生。当时他是我们的小队长。他常用自己的经历教导我们这些少年士兵,怎样从一个心软手软的不及格士兵变成一个勇于杀戮的帝国军人……

日方辩护律师:抗议!这位证人因为特殊的成长背景,对中国人怀有同情心和好感,因此我有理由怀疑他的证词不实。

法官:抗议成立。希望请这位证人拿出证据来。

检察官:请问,一个杀灭了一百四十三名无辜生命的屠夫,需要多少证据才能证明他的罪恶?!

日方辩护律师:正像证人长谷尊先生所提供的证词那样,战争中不乏这样的青年军人,把屠杀当成英勇,那么逻辑就是,他越想夸大自己的英勇,必定就越要夸大他自己屠杀的规模;他的罪过无非是概念混淆,愚昧无知……

日本青年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应对。

检察官:抗议!……

法官有些着急地看着检察官。

日方辩护律师:让我说完!……

日方辩护律师提高了音量,争取不被检察官打断,继续辩争:尊敬的大法官先生,我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信息,这位被告夸大甚至编造自己杀人的数量,是因为他想制造新闻,让日本国内的报纸刊登他的文章和照片,以此来吸引日本国内女人的注意,最终达到选取一名如意新娘的目的。就是这么一个基本的动机,让他把自己夸大成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场内嗡的一声:这条信息确实让中国老百姓震惊了。

法庭/外面街道 日/外

南京老百姓们听了大喇叭传出的这条信息,顿时哗然……

两个大学生模样的男青年感到不可思议地大声议论。

大学生甲:日本人是什么种族啊?!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能登报出名,就能当英雄吸引女人!……

法庭/大厅 日/内

日方辩护律师:(对年轻日本兵) 我刚才说得对吗?

戴着翻译耳机的年轻日本兵获救一般使劲点头。

检察官:(来到证人面前) 这位证人,在你和被告相处的两年当中,被告是否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他伪造杀人记录,是为了吸引日本国内的女人?

日本青年:没有。他没有给我造成这种印象。一九四二年冬天,我们去镇江运粮,途中我亲眼见过他一口气杀了三个农夫,还有一个女人。

检察官:有请另外两位证人。

史密斯:(从自己的位子上站起) 我也亲眼见证过被告怎样杀害中国老百姓。(指着身边的豆蔻) 这位姑娘也可以证明,被告当时怎样凶残地杀害了她的朋友王浦生。

年轻日本兵看了豆蔻一眼。豆蔻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他的脸。

日方辩护律师:那是因为,当时南京刚刚陷落,大量中国士兵藏在安全区内,初进城的日本士兵神经过敏,确实发生了过激的杀戮行为……

检察官:(打断他) 尊敬的法官,难道我们现在指控的,不正是大屠杀的凶犯吗?

郊区/刑场 日/外

密密的灌木已经落叶,囚车从大路下来,沿着小路往前开。

五六百米之后,囚车停下。

冬天的山野一片静谧,太阳已经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