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进可退可(第2/3页)

人家是九十九点八六,而他的均分达到八十三,他都高兴了好一阵子。

这会儿仔细想想,他那点成绩有什么好高兴的?

未来技术学部本就是国科大各个院系、学部之间竞争力最为残酷的地方,学霸云集,周诚一学期没来上课,期末成绩却考了这么高,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怎么受得了这个刺激?

期末考试周之后,各专业都会组织为期两周的校内实习,等到校内实习结束,才是寒假。

按照往年的传统,校内实习基本上就等于是进入假期了,学生们白天实习半天,就可以去京城浪,但这一年不一样了,依旧有学生出去浪,但更多的学生选择坚守在图书馆与自习室来充实自己,尤其是未来学部的那些学生,简直快要学疯了。

国科大的学风陡然间就浓郁了许多。

身为学风催化剂的周诚和程远却没有大伙儿这么上进,二人商量着这个年回深市去过,打算等校内实习结束就离开。

国科大会在本科生入学两个月之后,给本科生分配指导教师,由那位指导教师带领本科生走上科研道路,直到本科论文毕业。

周诚原本是分到了一位杰青教授名下,但那杰青教授是陈向阳院士课题组的,陈向阳院士都没明说,只是暗里点了那位杰青几句,周诚就被当做礼物献祭给陈向阳院士了。

周诚的实习内容是跟着陈向阳院士做一些基础的科研,比如练一练实验操作,了解一些基础算法等,同周诚一起来实习的学生还会被分到一个跟着陈向阳院士读博的博士生指导。

一群本科生同硕士生、博士生挤在会议室中等陈向阳院士来开会,周诚坐在角落里,脑海中不断勾勒陈向阳院士之前同他说的那个IPV7网络架构的事情。

如何多压几张底牌在自家身上?

网络安全的优化是重点,将防火墙加固到破无可破,便能抵挡绝大多数漏洞,但这是最常规的思路,想来鹅毛斯那边的专家也是这样想的。

优化数据流的分配方式是个突破点,能想到这一点的人不会少,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原因自然是实现起来技术太难。

那只两块钱一只的中性笔在周诚手中转了一圈又一圈,周诚盯着写在笔记本上的问题皱眉思索。

陈向阳院士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目光在小会议室中环绕一圈,见周诚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地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挑了挑眉,同刚留校任教的博士后吴群说,“小吴,去给小周泡个茶。”

吴群是知道周诚的底细的,他也知道在接下来很快就要举办的网络安全大会中,陈向阳院士会破格带一名实习生过去,这名实习生就是周诚。

吴群甚至还知道周诚的研究方向很厉害,被陈向阳院士誉为‘花国的独立网络能否高级运维’的掌舵者。

但他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中遇到周诚。

让他一个留校任教的讲师给一个本科生泡茶,当他不要脸的吗?

吴群在心里抓狂,在脑海中咆哮,上演了一处‘无能狂怒’,然后十分狗腿地去陈向阳院士办公室拿了陈向阳院士用来待客的好茶叶,虔诚地放到了周诚面前,还冲周诚献媚,“给大佬递茶。”

周诚听着声音有点熟悉,抬头看了一眼,问道:“吴师兄,是你啊,你最近的研究怎么样?局域网的节点优化方案,你有想到更新的方案吗?”

吴群瞬间就笑不出来了。

能上青年基金的问题,是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

‘局域网的节点优化方案’这个问题太大了,吴群在博士阶段就是做这方面的研究,博士毕业后继续做,小步迈进伴随着原地打转,艰难地突破着学术壁障。

这会儿被周诚这么一问,吴群心塞极了,他想到自己导师陈向阳院士将互联网节点数据优化的宝都押在了周诚身上,心里就一阵挫败,这会儿没忍住酸了周诚一句,“没呢,怎么,你有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