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王子殿下与“老山羊”(二)(第2/2页)

正如扎哈尔指出的那样,季诺维这位远东实业家集团的代表人物,其实并不真心在意农民的甘苦,他支持政府拨发巨款修建通往乡村的道路,真正的目的是向农村倾销工业品。就好比地球上殖民时代,宗主国在殖民地大搞交通建设,也不是出于爱护原住民,而是为了更方便的运输和倾销本国商品,加强军事统治。

但是罗兰并不在乎季诺维的初衷是出于博爱抑或私心,从政者做事论迹不论心,只要把事情做好,有益于国家和人民,就算心怀私念也无所谓。

……屠夫、酿酒家或面包师供给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恩惠,而是因为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应该说唤起别人利他心,而应改说唤起别人利己心,就算我们自己有需要,也要说这样做对他们有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这段看似欠缺道德高度却精辟入理的论断,其实是说给治国者听的。

罗兰从“老山羊”身上,看到了上述理念的完美展现。他是一位典型的工业资本家,也是一位典型的、秉承重商主义观念的官僚,在他身上体现出同样鲜明的优点和缺点。

罗兰甚至觉得,如果寇拉斯王国的后世子民认为有必要建立起一间“人物画廊”以纪念远东的工业化之路,那么正是这位“老山羊”季诺维——而非他这个来自天外的穿越者——才是远东工业化起步阶段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那幅画像。

事实上罗兰对远东的交通建设规划已经打好腹稿,而产生这一念头最早可以追述到三年前他踏上北上旅行的那一天,正是因为亲自跋山涉水丈量过脚下这片大地,他才深切体会到“修路”是改变远东乡村贫穷、闭塞与落后现状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