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岛 1(第5/11页)

正如之前人们所预料的一样,从江东区开始,台东区、中央区、品川区和大田区靠近海岸的人口稠密带与文京、新宿、涉谷等住宅地区,以及江户川、墨田区的中小工厂地区的一部分,在转瞬之间就燃起了大火。和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一样,引起火灾的原因是家庭烹饪用的燃气——只不过关东大地震发生在午餐时分,而这次是发生在准备吃晚饭的时候。在江东区,有几座桥垮塌了,由于地面严重下沉,形成了许多低于海平面的低洼地带,致使堤坝多处决堤;因地基变动涌上地面的水淹没了街道,顺水四处漂流到街道上的木材很快就堵住了人们的退路。仅在江东区一个地方就发生了几十处火灾,部分水面上漂着熊熊燃烧的油料。在发生火灾的地方,大火烧着了各种塑料制品以及聚集在这里的小规模化学树脂加工厂的原料,散发出氯气、氰化氢、碳酰氯、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让那些想从火中逃生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后来的调查显示,仅仅在这些地区,就有约四十万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失去了生命。

除了这些地区之外,灾难甚至蔓延到了晴海、品川、大森等一带的港口地区。

地面开裂使大森海岸的几个石油储藏罐遭到了破坏,后来由于火花飞进储藏罐而引发了一系列火灾。执飞国际航线的喷气式客机在羽田机场着陆的滑行途中侧翻,也引起了火灾。在港口处,即将靠岸的船舶撞到了岸壁,致使芝浦仓库地区也发生了火灾。接着,可怕的黑黢黢的海啸又袭来了。

按照惯例,震灾的各种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一齐发生在偌大的东京的各个地方。保存相对完整的只限于千代田区、涉谷区、代代木一带和港区的部分地方,以及稍微远离东京都中心一点的地区。地震发生时,正好是几百万人一齐涌向车站和闹市的时候,加上迎送客人的出租车和小轿车也在这一时刻蜂拥而至,所以受害情况更加严重。在东京中央地区,由于斜坡和窄巷格外多,地震中一段围墙或者一根电线杆倒在马路上,也会立刻导致车辆无法行驶。宽阔的街道上,车辆发生了多重冲撞,尤其是十字路口的车辆冲撞导致了的交通瘫痪。此外,还有不少汽车从立交桥上掉到了桥下的马路上——其中的一二辆汽车,没能逃过着火的厄运。

现在到处都在燃烧,街道已经变成了火的海洋。许多狼狈不堪、急于逃生的人将引擎启动的汽车弃之路面,仓皇而逃,这也成为起火的一个原因。

从地底突然来袭的地震,瞬间使人们感知到失魂落魄的恐怖,在刹那间让人们的理性和思考变得麻木。恐怖的刺激,只是一味地引起了人们没头没脑的、盲目的条件反射。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不管是谁都无法冷静。而且,在所有人都失去理性的几秒钟时间里,发生了许多决定性质的事情,使灾难走向了更加无法挽回的境地。

在日本,曾经有一种可以称作“灾害文化”的东西。这种文化是历经几百年——直到二战前还留存于日本。它是指人们面对大火、地震和水灾等灾害过程中形成的在短时间内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可是在战后三十几年间,面对巨大的灾难,日本人尤其是大都市的人们已经完全丧失了这种文化。如今的人们,一旦遇到灾难,只知道自救,而对于如何将自己身边可能会扩大的各种灾难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几乎完全没有实践知识和作为“市民义务”的意识。特别是在东京这个有着沉重负担——几百万“上班流”的大都市……另一方面,在尔虞我诈、醉生梦死中不断膨胀的大都会,尽管有人反复呼吁,但是几乎所有的领域在应对“突然来袭的大灾难”方面,都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和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