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炸弹设局(第4/9页)

弗兰克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好不容易才站稳。他卷起键盘放进口袋,又打了个哈欠。“我们能赶上吗?”

她眨眨眼,看了看表。“没问题!”她轻快地说,“你一直在忙什么?”

“一直没睡。”弗兰克抖擞了一下精神,“我现在一团糟,如果我先去梳洗一下,你不介意吧?”他看上去似乎满含歉意。

她朝他咧嘴一笑:“那边好像有个公共洗手间。”

“好的。等我两分钟。”

他花了将近一刻钟,但回来时已经冲过淋浴,还用快洁机洗了外套。“抱歉让你等了这么长时间。我看起来顺眼点了吗?”

“你看上去很好。”她搬出了外交辞令,“至少还过得去。你是不是快累趴下了?”

“不。”他干咽下一粒胶囊,微微打了个哆嗦,“我能坚持到回飞船。”他拍了拍口袋里的键盘。“我为三篇特写凑够了素材,采访了四位中层政府官员和六名随机挑选的市民,还拍了大约四个小时的全动态视频资料,最后再加把劲儿就——”现在他的微笑才显得轻松了些。

“那好,我们走吧。”她再次握住他的手,领他顺着大街向前走去。

“你知道怎么走吗?大使馆的招待会大厅?”

“我从来都没去过那儿。”她指了指地面上的绿点,“但我有向导。”

“哦,太好了。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他咕哝道,“我只希望使馆的人别把我错当成流浪汉。”

“啊?错当成什么?”

“流浪汉。”他朝她扬了扬眉毛,“你们老家没有流浪汉吗?你运气真好。”

她在自己的字典里查了查这个词。“我会告诉他们你是我请来的客人。”她说着,拍了拍他的手。有弗兰克在身边,她觉得很安全,就像穿过一座陌生的城市时,身边有一只巨大而又凶猛的警犬——真正的生物,并非合成机械犬——在保护她。走到使馆近旁时,她已经提起了精神。

使馆是一个国家在国外的公共形象代表,因而各家使馆往往都建有傲慢张扬、宽阔得毫无理由的正墙,竖着惹人注目的镀金旗杆。莫斯科使馆便是这类建筑的典型:它是一座巨厦,洋溢着古典主义风格,由石灰岩和大理石砌成,阴沉地蹲伏在一排白杨树后,四周围着一道小心构筑起来的虚拟围栏,还有一片像是被千分尺和指甲钳精心修剪出的草坪。但这个地方显得有点不对头。大概是门前的旗帜——自从几年前那个可怕的日子,外交因果频道变成一片死寂之后,就一直挂着半旗——也可能是某种更微妙的东西。这里隐隐透出了一种破败之相,就像那些退职的上层人士,尽管仍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体面,但私下里却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让人感到不对头的地方,还有那条保安警戒线。

“我是星期——呃,是维多利娅·斯特劳格。”“星期三”急切地向两名检查她护照的武装警察说道,“这位是弗兰克·约翰逊,我请来的客人。真让人兴奋,不是吗?”当警察挥挥手示意她走过爆炸物探测拱门时,她拍着手叫了起来:“我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能被邀请参加一场真正的外交仪式!哎呀,那是大使吗?不是?”

“你不必装得那么过火。”一分钟后弗兰克赶上了她,倦怠地说道,“他们不是傻瓜。要是你在真正的检查站前面耍那种把戏,不等你走进会场就会被他们关进审讯室了。”

“嗯?”她摇摇头,“真正的检查站?那么刚才那玩意儿是什么?”

“它只是装装样子,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四周有警卫。但我们周围布置着真正的防卫力量,而且并不难被发现。警犬、无人机、各种各样的监视设备,我想我猜得没错——这里有一种恐慌感,保持着高度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