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终极之灾(第10/13页)

这个工作也太轻易了。《褚氏号》预定朝着大角星飞,所以航线是已知的。它的最高船速是每秒40千米,亦即光速的8000分之一,再考虑加速段的耽误,它在8年中只走了不足千分之一光年。《诺亚号》在追赶它时,虽然不能使用盲视飞行方式而只能断续飞行,但也能轻松达到半光速。也就是说,如果顺利,它能在一天时间内追上褚氏号。超光速飞船彻底搅乱了人们的心理定势,即使作为船长、大副和飞船科学官,亚历克斯、贺梓舟和巴罗有时也觉得恍然,不敢相信数学计算得出的这些“过于轻易”的结果。

《诺亚号》以大角星校准了方向,以半光速前进,一天半之后还没有发现《褚氏号》。亚历克斯估计已经追过了头,果断地拨马而回,顺着来路再找一次。这次他们放慢了速度,仅使用0.2光速,又半天后找到了。《褚氏号》此刻是在恒星的空档中,天幕黝黑,《褚氏号》本身又不发光,所以第一次没有发现。衬着极为广袤荒凉的天幕,《褚氏号》显得就像一只背甲灰暗的小甲虫,它那反光率极高的镜面外壳在这近乎无光的环境中也显得十分暗淡。它在无边的背景下缓缓爬行,看起来就像静止在那里。《褚氏号》此刻是无动力飞行,因惯性保持着每秒40千米的速度。这在化学动力时代已经是极为杰出的成就,但相对于无边的宇宙,相对于超光速的《诺亚号》,它的速度实在太可怜了,就像一只失去大腿只能爬行的蟋蟀(《褚氏号》细长如蟋蟀尾须的尾喷管引发了这样的联想),令《诺亚号》的观察者心存怜悯。

《褚氏号》已经很近了,《诺亚号》前部的白光映在它的镜面外壳上,立时它变得银光闪烁,恢复了生气。《诺亚号》轻松地追上去,等双方距离在10千米左右时,《诺亚号》退出了虫洞式断续飞行状态。因为再靠近的话,空间洇灭将损坏《褚氏号》。《诺亚号》改用姿态调整喷口来驱动,达到了和《禇氏号》同样的速度,缓缓靠上比它庞大的后者。

贺梓舟及五名船员穿上太空服,准备登船,柳叶也在内。虽然柳叶是《诺亚号》的新来者,但她其实接受过全套训练,所以贺梓舟在第一次太空行走中就启用了这个新手,以便她赶快重新进入角色。六人手拉手在《褚氏号》的中央甬道向前飘飞,四周是十个半空的燃料舱,再外边是十个货物舱。框架结构的间隙中嵌着黯淡的天幕。他们在甬道中飘飞了几百米,通过密封的指令舱(这儿是飞船的大脑),拐到甬道的一条岔路。然后他们来到一个庞大的扇圆柱形货舱,这是十个货舱之中的一个。按照资料中介绍的方法,他们从外面打开门,进去。入眼是林立的巨蛋形舱室,有四层楼高,每个装载一万枚人蛋。六个人仰视着它们,敬畏中掺杂着怜悯。虽然褚氏号是仅仅8年前制造并上天的,但此刻已如历史的陈迹。依靠褚氏号相当原始的技术,想让这些人蛋在某个星球顺利孵化并成功生存,机会相当渺茫,它们只是在那时的科技水平下所做的孤注一掷的努力。

超光速的《诺亚号》与《褚氏号》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可他们还不是同样面临绝境?在宇宙的整体急剧收缩中,《诺亚号》同样是人类绝望的努力啊,至少到目前为止,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微光。

贺梓舟心中感慨着打开那枚最小的巨蛋舱,里面密密麻麻垒放着人蛋,都处于深度冷冻状态。它们保持冷冻不需要消耗能量,只用依靠太空自身的低温。舱室后部就是褚贵福的冷冻装置了,同位素能源保持着工作状态,一只小小的红灯幽幽地亮着,为坟墓般酷寒死寂的舱室增添了些微生气。冷冻装置的门是透明的,那位老人在幽暗的红光中安静地睡着,他本来要睡至少45万年的。六人在老人面前怀着敬意肃然而立。这个前半生劣迹斑斑的巨富在后半生完成了蜕变,成了太空种族心目中的伟人。现在他们要打扰老人的安睡了,他能否同意离开这些他本打算终生照料的人蛋,回到人群中生活?但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还是要唤醒他,这是为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