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厚甲重弓(第2/3页)

李昌宁和桑成强一手握弓,一手压在大腿上的短棍上,齐声道:“保持距离。”

这是早就训练好的,有标准程序的东西,属于不可违反的类型。

米赞与之对视,失望的败落,讪讪收回手,道:“就是一件铠甲而已。”

“有多重?”吴晶晶好奇的问。

她想知道对方是在多大的负担下,射出那10箭的。

李昌宁和桑成强对视一眼,尚未开口,急不可耐的佘雷先道:“75公斤,小意思。”

吴晶晶粗略的一算,惊呼道:“165磅?”

“你背着165磅射箭?”大家都围拢过来。这么大的重量,要让运动员背起来能做到,背起来之后还做引弦的动作,那就太欺负人了。

“好残酷的训练。”

“这样的武馆,应该很有名才对。”

“射箭需要负重训练吗?”

“他们背的好像是有真杀伤力的弓箭……”

周围七嘴八舌,直让佘雷听的头晕。

他决定不参与在里面,只半跪在地上,将箭壶中的羽箭,一支支的按照主羽片的方向,码放在面前。

一行20支羽箭,长长的硬木箭身,令人愉悦而安宁。尖锐的骨尖,令人迷醉而臣服。鲜艳的羽毛,令人沉醉而激动。

耳边的声音自然而然的变低了,消失了。

佘雷心无旁骛,轻轻调整姿势,搭上一只羽箭,仅用大拇指扣住箭尾,继而举弓、引弦、瞄准、松弦,一气呵成。只见20支箭,近乎连在一起飞了出去。

70米外的靶子,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

50秒钟,20支箭,这几乎就是佘雷的极限了。

当骨箭全部扎中了靶子之后,佘雷已是浑身冒汗,豆大的珠子悬在脸上。他却顾不上这些,先问吴晶晶道:“怎么样?”

“真不错。”

吴晶晶保证,自己所言没有任何虚幻。现代弓箭手且不提,古代的英国长弓手,1分钟的速射也就是12支箭,且要求命中率超过90%。虽然那仅仅是士兵的水准,但15世纪的英国长弓兵,是经久考验的士兵,从小训练到以至于脊椎扭曲,无论是时间还是强度,都远胜现代的。而这名武馆学员,能在此基础上加快75%的速度,确实是不简单的。

米赞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只能道:“你这是地中海拉弓法吧,但是又有点区别。”

“稍改进了些。”佘雷勉强运起体术动作,抬腿抬脚两三分钟,才直起身子,对吴晶晶道:“我们平时都有训练弓箭的,但这是第一次见到专业选手。”

他是真没有可以聊天的东西了,只好扯共同爱好。

一群运动员尴尬的笑着,他们的精度肯定是要高一些的,但看见人家这么爽利的20箭,自己却用插了无数多配件的弓,一瞄30秒,谁都不好意思出来献丑,毕竟不是比赛,几环的差距没什么意思。

米赞眼珠子一转,问道:“我能用你的弓箭吗?”

他觉得这么快的射速,弓是一定有特殊之处的。

佘雷犹豫了下,为了表现自己的大方,将之递给了米赞。

后者接在手上,第一感觉就是轻。

虽然是硬木制作的长弓,但一条硬木的重量,总不到10公斤。而男子比赛中的弓箭,却是全金属材料,且有各种外挂,重达22公斤。

他暗自笑了笑,稍稍拉了一下弓弦,道:“是单体弓啊,为什么不用反曲弓或者复合弓呢?”

佘雷摇摇头,他在看吴晶晶,懒得理这个马来仔。

米赞又道:“弓弦是用兽筋做的?你们的馆长一定有好厉害的返古的兴趣,太浪费了,用合成纤维能达到同样效果,嗯,木头也是非常好的木心,有点看不出来品种,但质地很硬……”

看着看着,他争强好胜的心淡了,却对这家陈氏武馆来了兴趣。喜欢玩复古武器的人不少,有的人甚至会专门买来破损的铠甲武器,融化或修复成自己喜欢的东西,花费以十万美元计也很正常。现在这副弓箭,看起来恐怕是按照古法,尽量寻找类似的古代材料制作的,10万美元不一定,但三五万美元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