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木星和彗星(第4/5页)

“啊,上尉,”本·佐夫说,“你想知道我的疑问吗?”

“说吧,是什么让你感到不明白,本·佐夫?”

“教授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天文台上了,是吗?”

“的确是这样,怎么了?”

“你敢肯定他的望远镜对他至关重要吗?”

“啊,当然敢肯定!”上尉说着,大笑起来。

“哦,好了,我的上尉,我是认真的!”本·佐夫满脸狐疑地歪着头说道,“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所以我只好把自己捆起来了。”

“为什么?”塞尔瓦达克上尉问道。

“为了不毁掉他那讨厌的仪器。”

“毁坏望远镜,本·佐夫?”

“摔得粉碎!”

“好了,你敢那样做,我会把你吊起来。”

“哦!吊起来?”

“难道我不是加利亚彗星的总督吗?”

“是的,上尉!”本·佐夫回答。

事实上,如果勤务兵真的受到了责备,他会自己把绳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决不会因为顾及到自己的忠诚而考虑生命的问题。

到了10月1日,加利亚与木星之间的距离只有7200万公里了,但仍然要比月亮与地球的最大距离大180倍。我们知道,如果木星和加利亚的距离缩小到地球和月亮那样,那么加利亚人眼里的木星就会比地球人眼中的月亮大1200倍,那简直就大得不可思议了。

木星表面那些同赤道平行、色调各异的色带,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这种色带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呈浅灰色,但到了极地附近则变得明暗异常分明,木星的边缘因而显得十分明亮。在这一条条横贯整个木星表面的色带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斑点。

木星上的红斑

这些色带和斑点有没有可能是木星大气变化的结果呢?木星的高空气流,很像信风,移动方向同木星的自转方向正好相反。这些色带和斑点的出现和移动,会不会是由于水汽凝结成云彩后在空中随风飘动的结果呢?关于这些问题,帕米兰·罗塞特教授同他那些至今仍留在地球上的同行们一样,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教授为自己将来倘若回到地球却无法向人解释这一神秘现象,感到深深地遗憾。

进入10月的第二个星期后,人们的忧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现在,加利亚已经开始进入最危急的时刻!不过,铁马斯彻夫伯爵和塞尔瓦达克上尉看上去还是相当镇定,面临这样的灾难,他们感到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他们日夜在一起交换着各自的认识,有时候他们感到返回地球的希望已经完全破灭,因而脑海中开始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想象,他们想象未来等待他们的太阳系或银河系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他们感到,自己仿佛正在被带往一个崭新的人类社会,他们正在接受着一种新的宇宙观,这种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人不仅可以生活在某一个狭窄的空间,而是整个宇宙都可以供人类居住。

木星上的光环

但实际上,当他们一旦清醒过来,又感到不能放弃希望,只要在加利亚繁星点点的夜空中还能看到地球的光点,他们就会认为返回地球还是有希望的。况且,正像船长助理普罗科普反复强调的那样,只要加利亚这一次能够顺利摆脱木星的引力,那么对于更远的土星和回来时将要遇到的火星,他们完全不必有任何担心,因此大家都焦急地盼望着,希望能够早一天度过这个“致命的通道”。

10月15日,如果不发生意外,两颗星球将要达到最近的距离:5200万公里。那个时候,要么加利亚被木星俘获,要么加利亚继续沿着自身的轨道进行它漫长的太空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