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荒岛上的人 第十八章(第2/4页)

然而除了海岛上的那些未解之谜,还有一些事情是发生之后就需要立刻让居民们得知的,比如海上出现来船,有船只在西海岸遇险,以及可能会到岛上来的强盗等等。

所以,赛勒斯·史密斯决定要让“花岗石宫”和畜栏能随时保持联系。

在1月10日他向伙伴们宣布了他的计划。

“史密斯先生,你准备要做什么呢?”潘克洛夫问,“难道你是想装电报吗?”

“是的。”工程师回答。

“真的是电的吗?”赫伯特叫起来。

“当然是电的,”赛勒斯·史密斯回答,“我们拥有制造电池的所有必要材料,拉铁丝的工具我也可以解决。”

“这主意太妙了,”水手说,“若有一日大家都坐在火车上,我就更高兴啦!”

他们开始工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造铁丝,要是铁丝无法做成,也就不用再继续下去了。

如前文所述林肯岛的铁质优良,正好可以用来拉铁丝。史密斯的第一步是制造一种钻有不同大小的圆锥形窟窿的钢板用以当拉模板,使铁丝达到需要的粗细。工程师还在距离大瀑布几英尺的地上埋了一个结实的架子,在架子上牢牢地固定好锻出来的钢板,预备把瀑布作为动力。压榨机正好闲置在“石窟”里,只要把卷轴推动就可以把铁丝拉长并卷上去。这是一项需要十分小心的细致工作。他们事先把做出来的铁棍锉尖,然后插进拉模板最大的窟窿里,卷轴边卷边把它拉出来抽长,到25英尺到30英尺后就会把它松开,在较小的窟窿里会依次重复同样的操作。工程师最后会得到40英尺到50英尺长的铁丝,连接起这些铁丝之后,就可以把它从“花岗石宫”一直延伸到5英里外的畜栏。

装好机械后赛勒斯·史密斯让伙伴们来完成拉电线的工作,他则赶去制造电池,拉铁丝的工作没有几天就完了。

需要制造的是一种直流电池。众所周知,现代电池一般是用炭精棒、锌和铜做成的。工程师手上没有铜,找遍了林肯岛也毫无结果,只好放弃。煤气工厂里的煤去氢之后,再蒸馏所得的石墨就是炭精。然而要花费很大气力制造出特殊的设备,才能够得到炭精,大家或许还有印象,在遗物角发现的那只箱子里就衬着锌,是用来做电池最合适的东西。

赛勒斯·史密斯考虑成熟之后,决定尽量效仿倍柯勒尔(1)在1820年发明的一种只需要锌的简单电池。至于其他的东西,工程师手上已经有了硝酸和钾碱。

制成这种电池需要利用硝酸和钾碱的互相作用,它的构造如下:工程师把硝酸放进许多玻璃瓶里,然后给瓶子塞上塞子,再让玻璃管通过塞子插进瓶中,在管子下端开出小孔,用装着粘土的布口袋紧紧包扎着外面,管子则要浸在硝酸里。工程师事先把植物灰烬做成的钾碱溶液从管子上端倒进去,使得硝酸和钾碱通过粘土互相作用。

赛勒斯·史密斯随后又用金属线连接起两块锌片,把一片浸到硝酸里,另一片浸到钾碱溶液里,产生的电流就通过瓶里的锌片传给管里的锌片。瓶里的锌片就成为电池的阴极,管里的锌片就成为电池的阳极,每一个电瓶所产生的电流都加在一起就足够电报使用了。赛勒斯·史密斯这个天才的、简单的创造让“花岗石宫”和畜栏之间建立了电报联系。

2月6日,工程师开始在通往畜栏的路上安装拉电线用的玻璃绝缘器电线杆。电线在几天后就架好了,随时能输送每秒钟10万公里的电流,电流的回路就是地面。

工程师把制造出的两套电池分别放在了“花岗石宫”和畜栏,这样“花岗石宫”和畜栏就可以互通消息,让一切变得非常便利。

收报机和发报机都很容易制造。把一块软铁绕上导线,就是磁铁,然后把两地的电线分别绕在上面。从阳极出发的电流在通过线路到绕着磁铁的地方时,就会使磁铁暂时软化,之后电流就再从地下回到阳极,这样,两极之间就能通电。一旦电路中断,磁铁的磁性就会立刻消失。只要在磁铁前面放一片软铁,电路一接通就会吸住它,电路一中断它就会掉下来。做好铁片的活动装置之后,剩余的工作就很容易,只要把字母在一个圆盘上写明,把指针安到一个铁片上,两个电站就可以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