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7章 心意(第3/4页)

马可世说的得意,周青峰乐得哈哈大笑。

“你……你……”徐光启震惊之余,浑身乱颤,手指发抖的点着马公公骂道:“我大明的江山就是败在你们这些贼阉之手。你们竟然假造圣旨,祸乱朝纲,天下黎庶不会放过你们的。我堂堂读书之人,绝不会受你的乱旨。”

呵呵呵……说笑归说笑。周青峰笑完了之后就将手中茶杯放下,轻声说道:“徐先生,马公公说的事,真有可能发生吗?”

徐光启一愣,又不说话了,不否认,也不承认。

周青峰站起身走动几步,继续说道:“若是大明的朝政已经败坏至此,它还有什么资格统领这天下百姓?百姓又如何能信任这朝廷能照顾好自己?你为这样荒唐的朝廷尽节效忠,有意义么?百年之后写史,会如何记载你我今日相见这一幕?”

“大明要完了,新的史书正在记录当中。”周青峰一招手,正厅旁边就有书办站出来,表示刚刚的言谈场景具有起居记录——何年何月何日,什么人在什么地方说了什么话,发生了什么事,都是被记录下来的。

徐光启顿时骤然惊骇,跟着就是羞愧难堪。

正厅内众人无言,文若兰忽而从外头笑着走进来,说道:“夫君,府外来了个老农。孤身一人从复州而来,一路乘车坐船挺辛苦的。他说想要见你,给你送礼谢恩。”

“复州的老农要给我送礼?”周青峰先是奇怪,接着哈哈大笑,“这么大老远来个人给我送礼,他要送什么?让他上来吧。”

随着亲兵侍卫的指引,带着大包小包的老李头佝偻着身子走进了正厅。看得出他极为小心,刚刚跨过门槛,认出居中站立的周青峰后立刻跪地高呼:“大帅在上,小民给大帅叩首。”

等着邦邦邦三个响头磕完,周青峰就上前要把老李头扶起来,“老人家还请起来说话,我们‘革命军’不兴跪拜。你这样拜我,我可受不起啊。”

只是老李头却不肯起来,拉也拉不动。他还在不停的磕头,一边磕还一边数数。周青峰看对方年纪又大,身材又瘦,都担心自己用力太大把对方骨头折断。于是只能看着对方一个劲的磕。

结果这老李头就这么不停的磕磕磕,整整磕了一百多下方才罢休,磕的头破血流。等到磕完这些响头,这老李头方才微微起身,长笑着说道:“大帅,我把头磕完了。”

周青峰只当这老头有点迂,又好气又好笑地问道:“老人家,你磕这么多头干什么?”

“大帅,这不是我一个人磕的,我是给这一路上托付的人磕的。连我自己在内,一共一百七十三个人要给您磕响头。”老李头好像完成了一件历史重任,大大的放松下来。

周青峰听着动容,又问道:“哪来的一百七十三人?”

“老汉我今年六十有三了,从辽阳逃难到复州。去年建奴来袭之时,我家中有还未足月的孙儿,有五六岁的外孙,有六七个女眷。这一逃难,我就知道大难临头了。

按往年的事例,逃难的路上衣食无着,前途未卜。都说‘人离乡贱’,谁也不知道该逃往何处?再则逃难路上,人如豺狼,盗匪横行。我等小民便是牛羊。我只当家里那些小的肯定保不住,儿媳孙媳什么的只怕也得没命。就是青壮的几个,也得流离受苦。

可大帅真的救了我全家呀,救了无数如我这般的可怜人。从辽阳向南,一路上都有人照顾。见到‘革命军’的大旗,就知道平安无忧。家里幼儿女眷都有车坐,全都好好的活了下来。老汉我到了复州时就痛哭了一场,那时就给大帅立了长生牌位。

等到了今年,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家里十多口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这都是大帅给的恩德,我全家做牛做马也难以报答。老汉我这一路行来,山也过,水也过,所见处处都是大帅改天换地的奇景,人人皆受大帅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