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3/5页)

作战部长戴上老花镜,拿过手边的笔记本。“下面讲授人类学方面的知识,但我也只是照本宣科,你们千万别问深奥的问题。”

辛格尔顿嘴角上挑,露出微笑。但对他这个玩笑,耶格四人都漠然以对。

辛格尔顿不以为意,继续讲解:“在座的诸位或许没意识到,我们属于农耕民族。我们的主要食物是农作物。然而,俾格米人属于狩猎采集民族,居住在森林中,靠打猎和采集植物度日。”

幻灯片切换到第三张。非洲大陆的地图上,沿赤道从东向西标示出一片区域。

“这是俾格米人的居住地区,跟热带雨林的分布一致。虽然他们为何身材这么小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这样小的身体,在枝丫低矮的森林中才能穿梭自如。十岁之前,他们跟我们一般人没什么差别,但此后就停止生长,以孩童般的体格过完余生。”

耶格觉察到了这场人类学讲座背后隐藏的信息。儿童大小的人形靶标,莫非代表俾格米人?想到这里,他心中的重负骤然减轻,但新的疑问又涌现出来。尚未开化的森林土著应该跟我们的工作不沾边吧?为什么有人想杀死他们?

盖瑞特举手问:“俾格米人是哪国人?”

“虽然名义上,他们是居住地对应国的国民,但并未获得实质上的公民权利。他们不按国籍划分,而是按民族。刚才照片中的男子属于姆布提人,居住在刚果东部的伊图里森林。”

刚果东部正是耶格等人将要潜入的作战地区。看来谈话即将触及核心问题。耶格接着盖瑞特问:“伊图里森林包含在第一次非洲大战的战斗地区中吗?”

辛格尔顿闻言,意味深长地笑了。“是。”他说,“但这里进行的不是正规战,而是游击战——掠夺附近的村庄,大规模屠杀异族。除此之外,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武装分子,包括刚果政府军,还会进入森林,猎杀俾格米人作为食物。”

“什么?”迈尔斯惊叫起来。

“这是食人文化。当地人认为,俾格米人比人类低等。他们相信,吃了俾格米人的肉,就能获得神秘的森林力量。于是他们猎杀俾格米人,将其剁成块,丢进大锅里烹煮,撒上盐吃掉。联合国观察团已经确认了这一事实。”会议室中,似乎只有说话者本人依然淡定,“澳大利亚的白人殖民者也曾以屠杀土著为乐。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土著被杀得一个不留。”

辛格尔顿宛如以欣赏人性丑恶为乐的恶魔。对即将揭晓的作战内容,耶格感到强烈的不安。

“话题重新回到姆布提人这个俾格米族吧!”

辛格尔顿操作电脑,向大家展示了刚果东部的放大地图。全长一百公里的道路纵贯南北,路旁零星分布着许多村落,此外就看不出人类存在的痕迹。地图基本上都被绿色覆盖。

“这是他们居住的伊图里森林。姆布提人以数十人构成的‘游群’为集团,过着集体生活。雨季时,他们会定居在农耕民族的村落附近,而旱季,比如现在,则进入森林进行狩猎采集。他们搭建狩猎营地,过段时间再迁移到数公里之外,建立新营地。之所以频繁更换扎营地点,似乎是为了避免食物资源枯竭。”

地图上显示出由东向西的八个点。

“这八个圆点,是由四十人集群的‘康噶游群’的营地,横向宽度约三十五公里。这就是你们的作战区域。”辛格尔顿面朝四人道,“下面介绍具体的作战内容。”

耶格在椅子上坐直,聆听详细的作战计划。

“作战代号‘守护者’。你们使用假名,伪装成野生动物保护团体的职员,从乌干达的恩德比机场由陆路进入刚果。到时会有人带领你们到伊图里森林。然后你们潜入森林,在没有补给的条件下单独执行任务。你们要尽量避免与当地人接触,避开武装分子,在森林中潜行,抵达康噶游群的狩猎营地,消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