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令人战栗的荣耀(第2/3页)

然,薛老三没想到的是,残酷的现实却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当许子干吐出“上面有意让安远大哥出任检阅首长”时,薛老三甚至没反应过来,直到安在海跟在后边强调了“是检阅首长”后,他才回过神来。

这一回过神来,薛老三的脑子便混乱了,整个人就像完全定住了。

不合理,不可能,绝不可能!

这是薛老三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的确,在他的记忆里,后世的阅兵,只能是份属国家一号的无上荣光,哪个领袖会轻易将这无上荣光让出。

除此外,即便是让出,也定然无人敢接呀!

必定这不是仨瓜俩枣,一袋烟,谁吃都是吃,谁抽都是抽。

然,紧接着,当许子干说到“有大首长有异议,认为老首长即便不做着检阅首长,也该在其他几名同志中公平择取”时,薛老三的思路才算打开了一些。

因为大首长的这异议一出,很明显,证明了老首长不检阅队伍的可行性。

有了这个提示,稍稍回溯下历史,薛老三才知晓自己犯了思维定式的错误。

他是由后世发生的事实,来推倒当下。

殊不知,眼下的事,正要从眼下的过往,也就是建国至今的旧事中,寻找理论依据和法理支撑。

建国至今,举办了十一次大阅兵,伟大领袖几乎就没有检阅过一次。

之所以说“几乎”,乃是因为唯一的一次检阅,乃是在建国之前,也就是四九年三月份,五大书记进京时,在西郊机场,五大书记一同检阅了华北国防军,领袖身为五大书记之一,参加了检阅。

而建国以后的阅兵,前五次是一号老帅,中间五次是二号老帅,最后一次是三号老帅。

三位老帅皆非领袖身份,由此,老首长不作阅兵首长的法理依据便出现了。

然,另一个时空,老首长可是出任了阅兵首长的,两次时空,缘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缘由也只能出现在薛老三这位振翅蝴蝶的身上。

然,有着两世的见识,尤其是能清晰知晓两个时空共和国重大事件的显著变化,薛老三自能抓住关键,稍稍思索,便能洞悉这个时空,老首长不愿作检阅首长的根源。

理由无非有二。

一者,有前番十一次阅兵的旧事在。没有领袖亲任阅兵首长的例子,因为领袖终究是全方位的领袖,不只是一方面的首脑,军事上的事儿,最好还是军人来办。

二者,便是薛老三完全出于臆断的,在他狭隘的思想境界里,老首长暗里恐怕是以伟大领袖为榜样的,领袖不做的事,不到情非得已,老首长怕也不愿破例。

然,另一个时空,国势、军情没有如今的局面,老首长自然只有破例。

而这个时空,整个局面焕然一新,老首长自然有了高隐九重的自信和底气。

在薛老三分析,无非以下几点因素。

一者,前世征南战役虽胜,但胜得决不算酣畅淋漓,而今世,征南战役,可谓摧枯拉朽,大涨军威。

让国防军的威风,世所周知,老首长不需要像另一个时空,在阅兵当日,亲自站出来,以壮场面。

二者,自家大伯主导国防军战术战法革新以来,我军军事现代化进程较原来的历史上大大加快,国防军战斗力飞速上涨,强大的国防力量给了老首长强大的自信,让老首长无须通过阅兵的方式,来宣誓力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个时空,改开之路,虽也布满荆棘,但较之原来的时空,实在是顺畅多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改开的关键性理论,提前提炼了出来,有了理论作为指导,形成法理依据,改开的道路,自然少了太多波折。

而处在这个时代,今次大阅兵的核心主题,毫无疑问,只能是为改开的这条未知之路,宣示最强大的武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