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2/4页)

里头放着一本印制精美封皮特制的□□与钢笔,作为全民搞个人崇/拜时代下的产物,又是大城市里最新生产的正版读品,看着就崭新精致。

陶家叔婶怕陶湘在乡下不好买到,便体贴地送了一本过来,顺带还有一支笔,方便她每日诵读学习。

然而陶湘却没有立即打开新书的塑封,她将“英雄”牌钢笔捏在手里欣赏把玩了几下,随后收拾好杂乱的信封纸袋,起身准备进屋给陶家叔婶写回信。

就在这个时候,在外头浪了一天的赵家孩子们呼拥着跑进院子里。

一见到陶湘,他们立刻像炸了毛的土狗。

“秃子!秃子”小狗东西们不停辱骂着。

因为陶湘曾说过自己后脑勺上曾被大夫刮秃过一块,他们便以此嘲笑,感觉自己抓到了什么非常厉害的把柄似的。

眼见被赵家婶子耳提面命不允许同她接近的三个小孩不再容易忽悠,且对间接诱使他们挨打的自己又抱有很重的敌意后,陶湘也不高兴再按捺住性子骗哄了。

她弯着唇,摸索着解了依旧缠在头上的白纱布,一席柔软纤长的乌发顿时齐齐坠落了下去,垂在半腰,风吹过,发质顺滑无比,还冒着幽幽香气。

背对着赵家三个熊孩的陶湘随意用手撸了撸头发,只见茂密的发根处压根就没有秃口,她脑后的伤也用不着剃毛,小狗东西们显然被骗了。

“骗子!”最先反应过来的赵大宝被气得嗷嗷直叫,像极了发怒的小狗。

呵,陶湘则侧转过头,对他们嫣然一笑,被骂两句又不会掉块肉,反而见他们如此生气,她倒挺开心的。

别的做不成,能气气小鬼头也好,省得一天到晚被胡乱针对,令人烦不胜烦。

说到陶湘的头伤,其实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不过被此拖累,她也不好去镇上办事处领取十一月份的津贴粮票。

算算日子,已经拖延了快七八天,只能等下回去寄信的时候再顺带领了。

就在陶湘一边想着,一边单方面逗弄赵家三个孩子的时候,四合院外忽然跑进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伙子:“陶知青……”

乍见陶湘眉眼含笑,肤白发美的模样,那小伙子霎时红了脸,连讲话都磕磕绊绊起来:“陶,陶知青……不好了,陈婆在地里被锄头砍着脚晕倒了,俺娘叫俺来喊你。”

人高马大的小伙,这么重要的事情,讲话却吞吞吐吐,一点都不利索。

陶湘闻言立刻担心地紧皱起眉:“你等着,我放个东西马上同你去!”

回个隔间再出来的功夫,陶湘已经梳好了头发,还换了件衣服,这回她没有再头绑白纱布,看着同方才的慵懒病容相比,多了些精神英气。

等在外头的年轻小伙脸红面红,闪躲着眼神说不出话来。

陶湘“咔嚓”一声顺手锁了西厢的屋门,即刻就同小伙子出了四合院。

院子里很快安静了下来

“不行,这个骗子,俺们总要给她些颜色瞧瞧!”赵大宝眼珠子骨碌碌转着。

至于陈阿婆砍不砍着脚晕不晕的,他可不关心,一心只想着报复陶湘。

赵大宝的眼睛从锁上的西厢门上掠过,落到了墙角根旁那堆不起眼的黑色煤饼上,坏主意一下子有了。

都说住在四合院里的女知青考究,连烧饭用的燃料都得是好几分钱一斤的煤炭,今儿个俺们让你用!

赵大宝领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在院中没人之际,恶心恶眼地靠近了那堆煤饼……

然而高高升起的脚还没狠狠跺下,离得院门最近的赵大宝却被人一把揪住了衣领,来者正是恰巧特意趁人少时过来还饭盒的顾同志。

一言不发的顾景恩眸色冷得很,他盯着赵大宝及其他两个小孩的视线像是没化开的冰,高大挺拔的身材又给小狗东西们带来极大心理压力,觉得下一刻就会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