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踢场子(第2/3页)

没人搭理他,一个老太太坐在屋檐下收拾刚拿出来晒的豆角丝,不满的瞪了他一眼,道:“吵吵什么?看事去北院!”王小虎神威凛凛的一脚,换来个白眼,老太太是个普通人,也不能跟她吵架,王小虎愣了愣神,讪讪朝着老太太指点的北院去了。

到了北院,王小虎就没那个心思再去踹门了,推门进去,屋子里坐着不少人,当中一溜大炕,炕上躺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脸色很不好看,是来治病的,一个五十多岁须发都有些花白的干瘦老头子正在请神,看样子就是黄半仙了,他家神位上摆着一个神龛,上面供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有香火,还有供奉,显然是他供奉的仙家。

既然是踢场子,王小虎本应该上来就施展雷霆手段,但炕上躺着的病人脸色发白,显得极为痛苦,忍住了没动,还是等看完病再砸场子吧,毕竟很多仙家为人看病是积攒功德,也是好事一件,王小虎还真不愿意毁了别人道行,更不愿意让病人继续痛苦下去。

病人头上盖了一块四方的红布,干瘦老头一手拿小鼓,另一手拿着点燃的黄表纸,嘴含烧酒,一口一口往点着的黄纸上喷,冒起阵阵火焰。鼓的周围挂有串串铜钱,摇动时哗哗作响。黄半仙走动很是古怪,象是在跳舞又象是在蹦跶,可仔细一看她的步伐却又十分的有规律。黄半仙走到盖在病人头上的红布喷烧酒,边喷边胡乱打着紧密细碎的鼓点,在病人头上不停旋转敲打。

突然开口吟唱:“哎,我左手拿着文王鼓,圆又圆呀!文王鼓,是柳木圈,羊皮鞔呀,横四竖四八根弦,八根弦挂金钱……”歌词很白,通俗易懂,听这腔调倒像是东北的二人转的味道。“我十里外接呀,八里外等,五里外才拉住你马缰绳,我披红又挂彩呀,将你请进神堂来呀!……”

唱词中,黄半仙突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接着哈欠不断,连眼泪都流了出来。看他的模样绝对不是装出来的。王小虎看的目瞪口呆,这一套业务就是跳神啊,现在堂口都跳神了?这黄半仙所学挺杂啊。

打几个哈欠后,黄半仙开始击鼓,然后起身,边击鼓,边跳跃,边吟唱,鼓声越来越快,鼓点越来越密,黄半仙的下巴开始哆嗦,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双目紧闭,周身摇晃,表情看上去极为痛苦。鼓声突停,黄半仙混身大抖,身体扭曲,做出种种奇形怪状的动作,就见他双臂伸平,上下扭动,头颅高高的抬起,仿佛如一支苍鹰翱翔在九天之上。

王小虎真有点懵了,瞧了瞧黄半仙家供的仙家,是黄家没错啊,怎么还整出鹰神海东青的动作出来了?在满族萨满神谕中传讲,萨满魂就是不屈的鹰。

现在的仙家给人看病,多是指点为主,已经不搞跳神这一套了,这也是为什么王小虎和老爹一直混的那么惨的缘故,看这黄半仙,供奉着黄仙,却又是跳神又是请来鹰神的,实在是莫名其妙,王小虎不由得捏诀又开了一遍阴眼,瞪大了去看,就见黄半仙身上附着一只黄仙,看样子道行也就一百多年,在他身上蹦来蹦去,做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

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王小虎哭笑不得,就见黄半仙撅着嘴对病人吹了几口气,然后问:“感觉到凉气了吗?”

“感觉到了,感觉到了,凉飕飕的很舒服……”病人急忙回答,看样子是有点病糊涂了,是人往你身上吹气,这时候又是秋天,都能感觉到凉气,还用得着请仙吹?但王小虎也确实看见附身在黄半仙身上的黄仙喷出了白色的气息,还是有些治疗作用的。

“行了,起来吧,你这病不好治,七天以后再来!”黄半仙说完,往炕上一坐,身躯猛地哆嗦几下,脸色虽然有些苍白,却是恢复了正常,病人赶紧从坑上起身,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恭敬的放在神龛上,黄半仙哆嗦了会,点了根烟,看样子也挺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