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元节(第2/11页)

关于这两个人的传说,也许有很多人都听过,《山海经》里也有过记载。据说他们是两位神将,当发现有危害人间的恶鬼出现,就会用芒苇编成的网子捆住他们,并把他们丢去喂老虎。自周朝起,每逢岁末,人们就用桃木板刻上神将的图像,将他们挂在大门的两侧。

桃符其实就是春联的原身,一代代传下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

前面我已经说过,百水镇家家户户大门上挂着的,并不是演变后的春联,而是真正的桃符。我隐隐约约记得,很多年前百水镇就一直传承着这个习俗,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是每年临近中元节的时候,镇上人都会弄来很多桃木,交给镇里那几个手艺很好的老木匠,他们会把桃木日以继夜地雕刻成线条简单却精致的桃符,之后分发给每一户。

我想起这段往事后,就向保升哥求证。他感叹道:“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这件事儿呀。”

“那当然。”我颇为得意,“不止这件,连你小时候淘气被大姑追着打的事我都记得。我记得那时候……”我比划了一下他的肩膀,“当时这里留下好大一块疤。”

保升哥嘿嘿笑了,不自然地抚了一下肩膀。

不管我来时下了什么样的决心,当我见到大姑一家时,心里的那股不自在竟然慢慢消失了,因为他们一家对我非常热情。我暗自纳闷:大姑家人都这么好,为什么父亲每次回家都不高兴?是不是我家老头子的更年期到了?

大姑家仍然是我记忆里的模样,尽管有很多东西都十分陈旧了,但看上去是那么亲切熟悉,仿佛童年里的那些时光都回来了似的。

不过我在屋子里坐了一阵,就有些坐不住了,因为大姑家有种很奇怪的味道,乍闻上去倒没什么,闻久了,就隐隐地感觉到有些恶心。

我勉强装作不在意的模样,而保升哥像是看出了什么,直接把我带了出来。我们到河边溜达了一趟,回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街道上有不少人蹲在十字路口处,正在烧纸。空气里弥漫着烧纸的气味,一股一股的烟气被风吹散,转眼又聚拢,就像是有生命的东西。

我颇为惊讶:“不是明天才是七月十五吗?他们怎么今天就烧纸?”

“以前就这样啊。”保升哥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可能你离开的时间太久给忘了吧,其实也没啥,七月十五那天该上山还是上山,倒也不耽误什么。”

“以前就这样吗?我怎么一点儿印象都没有?”我纳闷地问道。

“想知道提前一天烧纸的原因吗?”保升哥一副拽样,仿佛在说:想知道吗?快来求我呀!

我忍住笑:“当然想知道。”

保升哥得到了想听的答案,刚要张口,突然警觉地往四周瞅了瞅,那鬼头鬼脑的模样又把我给逗乐了。

“看什么呢?”我憋着笑问道。

“我妈不让我说这些事,怕招惹上那个。”保升哥说道。

我一听顿时更有兴趣了:“那都是封建迷信——你说吧,肯定没事儿!咱俩两个大小伙子,阳气旺盛得紧,就算真有那个又怎么样?肯定也不敢靠近。”

保升哥讪讪地笑着:“我倒不怕,我这不是怕你害怕么?”

说话间保升哥把我领到一个路灯分外明亮的台子上,我们俩随意往上一坐,一人一支烟,就这样讲起了故事。

3

百水镇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一开始这地方只是一片荒芜,因为地形开阔,四通八达,很多闯关东来的人都在这里歇脚停留。到了民国时期,这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镇,人口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县城。

当时百水镇上开了许多家店铺,其中有两家店比较特别,一家是寿衣店,一家是石材店。寿衣店,顾名思义就是卖寿衣的,这种寿衣店不能说像别的行业那样普遍,但是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它,它做的是死人的生意,所以就坐落在离医馆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