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过年(第2/2页)

另外一个祭祀亡魂的重要日子,便是冬至!大家都知道这一天太阳离北半球地面最远。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冬至日便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记载。《周礼》中规定,在冬至日,要举行“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

讲究点的地方和讲究点的人,那一天是吃素的,但也要杀鸡宰羊,先祭天,再祭魂。如查文斌这般还得祭三清,拜师祖,然后晚上吃碗汤圆。

一年之中最后一个跟死人有关的祭祀日子,在我们那儿便是大年三十了。

若是死去一年以上的,应当在大年三十这天,早上张罗饭菜,然后准备上坟的祭品。

先是准备纸钱,图方便点的就去商店里买现成的黄草纸,一般都是长方形,一扎一扎的。讲究点的就得自己做元宝了,用这种黄草纸自己手工做,跟叠纸船的手法差不多,反正样子挺像元宝的,两头翘起来。还有一种就是用剪刀剪铜钱,用的也是这种纸料。

现在也有用木刻的如钞票样的印版在草纸上印制成钱,上面一般写上面额大小。或者用五十、一百元的人民币,在其上吹三口气,再放在草纸上用拳头打三下,表示印下了一张钱。接着准备鞭炮、酒、香。最重要的是选上好的猪肉放入锅内煮熟,切成碗口大小的方块状,放入碗中做祭品,叫作“刀头”。至于那种商店里卖的“天地银行”面额巨大的冥币,多半都是商家想出来的噱头,那玩意烧下去,小心祖宗被小鬼抓住说它使用假钞。

上坟祭祖时,由本家老爷们带领全家老小,除了太小和太老的都必须参加。祭祖时,先将祖坟前后左右的杂草清理干净,再三叩九拜,祭献刀头,焚三炷香,烧纸钱,放鞭炮,祭祀完后才能回家吃饭。

这些东西查文斌都是信手拈来,没一会儿便准备妥当了,带着小儿子提着东西便去了坟山,卓雄和横肉脸已经去镇上了,说是去再买些酒菜。

今年啊,在那片坟山上又多出一个新坟,便是他的小女儿的,查文斌不忍心过去,便差了他的小儿子去烧纸,因为白发人是不能给黑发人下跪的,这要折寿。查文斌自己则去了师父和祖宗的坟上。

本来这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因为除了这会儿,他今晚还得去一趟坟山,去干吗呢?守岁!

这是查文斌老家的习俗。家里有丧事的,在那一年的大年三十,吃罢年夜饭后,家人要等到半夜12点再重新上坟山,替死者放鞭炮、烧纸钱、烧纸衣服。这样做就是告诉死者,过年了,这是它在下面过的第一个年,以后它就不属于人世间的。

如果死的是个辈分大的,那他的亲戚们在那一晚都得去替他守岁,不论刮风下雪,都要去。可查文斌本来就没什么亲戚,死的又是小孩,他是打算晚上一个人上来一趟就算了,拖着儿子反而让他跟着受罪,这会儿让他拜过妹妹就行了。

查文斌正在师父坟头烧香磕头呢,不远处就是他女儿的坟头,突然,“砰”的一声巨响传来,紧接着就是“啊”的一声,查文斌赶忙回头一看,不好,出事了,他那小儿子正在坟头前的地上打着滚,一团白烟还未散去,查文斌赶紧丢下手中还没烧完的香纸,跑了过去。

原来,上坟的时候,他带了几个“十六响”,即点燃后能响16下的一种小炮仗。而此时的十六响已是四分五裂,查文斌知道肯定是这炮仗把孩子给炸了。他赶忙抱起号啕大哭的儿子往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