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感应(第2/3页)

王小白太喜欢这首诗了,一定是要添加进歌词里的,已经有了两首,但词还是太短,王小白继续寻找,吕祖就是个大宝库啊,他留下的诗词,诗歌,以及传说,文章,简直是浩如烟海,王小白说不出是种什么感觉,沉浸在吕祖的世界中,恍惚的王小白追寻着吕祖的踪迹,似乎对修道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此时的王小白就像是一棵小树,在孜孜不倦的吸取吕祖的足迹和营养,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研究吕祖的过程中,周身气脉循环,身上白气蒸腾,整个人似乎进入到了一种玄而又玄的境界,王小白竟然自然而然的入静了。

王小白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他已经是双目紧闭,神情之间满是安详满足,整个人仿佛已经融入到天地万物之中,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他的呼吸更是绵软悠长,一呼一吸,已经达到了灵官七品的最高境界,王小白浑然不觉,只是沉浸在这种感觉当中,恍惚的似乎来到了一处山巅,山巅青松之下矗立着一个身穿纯白道服的人影。

明月当空,清风吹拂,吹起那道人衣袂飘飘,当真如仙人一般,王小白感觉这个人很熟悉,却又感觉很陌生,忍不住向前走去,那人轻轻回头,俊朗无双,飘逸潇洒,三缕长髯飘洒在胸前,对王小白笑道:“好小子,竟能在我的诗文中与我感应!”

吕祖,此人一定的吕祖,虽然王小白没见过吕祖,只见过画像,并且画像一点都不像,但他却无比确定眼前这个仙人一定是吕祖,王小白抱拳行礼:“灵官传人王小白参见吕祖,纯阳真仙!”

“修道之人不必拘泥,小子,你我有缘,可稍加点化于你,有何不懂的可以说了!”

自然而然的两人就说起了话,特别的自然,仿佛天生就该如此一样,王小白没有感觉到半点不正常,也不觉得拘谨,他内心告诉自己不要放过这个机会,开口问道:“敢问吕祖,道可道非常道,作何解?”

这句话是道德经上的第一句话,短短六个字,含义却无比深广,无数人对这句话进行过阐述,道理不尽相同,都是各自的理解,王小白看过许多解释,有时候觉得很对,可过一段日子又觉得根本没有道理,一直很疑惑,情不自禁就问了出来。

吕祖微笑,轻声道:“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被阐述的,但可以阐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发现并阐述万物的道,但你若是不到境界,永远也无法得知真正的道是什么。”

“吕祖,既然谁也不知道真正的道是什么,是不是你也不知道道是什么?”

“傻小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告诉我们,道就在万物之中,万物都是有道的,就看你能不能体悟到道的真谛了。”

王小白似懂非懂,问了句:“那要是悟道了,会有什么好处?”

“道: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迷雾,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你想想,要是真参悟了这无上的天道,懂得了天地轮转,万物变化奇妙,你修炼任何一种功法,都是手到擒来,再无羁绊。”

王小白皱眉沉思,感觉吕祖这番话的确有道理,隐隐又觉得那里不对。但那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吕祖见他沉思,点点头继续说了下去:“这道理正如画画一样,若是不解画意,画得纵是逼真,但不能传神,最多也不过是个画匠而已;若是妙参画意,信笔挥来,便都是绝妙丹青了。”

“吕祖,你说的我有些不太懂,这个道,到底该怎么个悟法?”

“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大智慧的人在悟道,但真正悟道的人确是少之又少,何况他悟的道,并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个人的资质和悟性不一样,所悟的道也就不一样,比如佛门中的六组慧能就是其中一个,他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着实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