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起(第7/8页)

拘留所正门旁边有一个小门,门内有个收发室,再往前就是探视接待室,在那里领探视号牌。接受物品的办公室相当大,送东西要按金钱、食品、衣物、杂物等不同的类别在相应的窗口办理。为了及时将物品送到被收审者的手中,这里的检查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这里还有一个返还窗口,是里面的人向外送衣物、书籍等的地方。

妙子办好送物品的手续之后,出了大门,又回到了等候大厅。

妙子低头坐在油漆斑驳的长椅上,静静地等着。终于,大厅的广播里传来了“三十六号,三十六号”的叫声。

在这里,从不直呼探视者的姓名。当然,来探视的人也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

妙子从接受物品办公室前的走廊上走过时,听见雨点打在洋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左边的水泥墙也被雨水染成了暗灰色,五米多高的墙边,有一块色彩缤纷的花圃。会面室的入口处也摆有盆花。

普通人的会面室有十一个,律师的会面室在里面。

妙子拉开七号室的木门,只见父亲已站在了铁网的对面。

“可把你盼来啦!”父亲眨着隐藏在高度近视镜片后的双眼,“你的头发怎么啦?”

“是伯母为我梳的。”

“是吗?这个发型很漂亮,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什么换了一个人呀!”妙子的脸颊升起了两朵红云。她不由想起了有田。

“还叫人家‘伯母’呀!太不懂礼貌了,你该叫‘夫人’才是。”

“从一开始,她就让我叫她‘伯母’。”

“谁也不会让人家叫自己‘夫人’嘛!你别太随便了。”

“是。”

“你常帮着做家务吧?”

“……”

妙子本想讲讲阿荣的事,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每次写信时,妙子都要写上:“爸爸,您精神还好吧?”可是,一旦见了面,却不能这样问候。

原来,父亲的脸色很不好。

“妙子,坐下吧。”父亲不经意地避开了妙子的目光。

“我喜欢站着。”

会面室里虽然备有椅子,但被探视者必须站着。妙子觉得,自己陪父亲站着会离他更近,与他息息相通。然而,一来有看守监视,二来父女毕竟不同于母女,两人不能靠得太近,再者,中间还隔着一道铁网。

那道铁网其实就是夏天防虫纱窗,据说仅仅是为了防止私下传接东西而已。囚犯的会面室就没有这种铁网。辩护律师那边也没有铁网,而且也不设看守。

总之,妙子与父亲见面时,总是隔着这道铁网,甚至在家里想起父亲时,她的眼前往往也会浮现出这层铁网。她时常梦见这间小木板房、这个唯一能见到父亲的地方。周围房间里传来的说话声、哭泣声、尖叫声有时会使妙子从梦中惊醒。

“爸爸,我养了两只小文鸟,它们非常可爱。”妙子又想起了买鸟那天所发生的一切。

“是吗?”父亲打量着女儿。

妙子左眼是双眼皮,可右眼却时双时单。现在,她的右眼现出了浅浅的双眼皮。父亲知道,这只有在女儿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出现。

“妙子,今天谈谈你妈妈怎么样?”

“我妈妈……”

“要是你妈还活着的话,我们也不至于弄得这么惨。”

“……”

“你长得越来越像你妈了。”

“不,才不像呢!”妙子未加思索地否认道。她对自己的回答感到十分吃惊。

“你还记得你妈妈吗?”

“记得很清楚!”

“既然记得很清楚,怎么能说不像呢!”

“……”

母亲去世时,妙子才六岁。

“你很像你妈妈。一看到你,就仿佛见到了你妈妈。可你还说不像。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她不是你的亲生母亲吗?”父亲从铁网的对面向妙子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