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现红鸾林贵妃应课揭黄榜唐义士治河(第2/3页)

多九公得空,到唐敖耳边问道:“唐兄果然晓得治河么?”唐敖道:“小弟并未做过外工朋友,那知治河。”多九公道:“你既不谙,为何把榜揭了?设或修治不妥,虚费他的帑项,岂不连我们也弄出未完么?”唐敖道:“小弟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此时众百姓前去,大约国王难违众情,必是暂缓吉期。明日小弟看过河道,只好设法酌量。倘林兄五行有救,自然机缘凑巧,河道成功。如光景不佳,不能结局,即烦九公将船上货物馈送邻邦,求其拯救。只此便是良策。”多九公听着,只是皱眉摇头。登时有看榜人役备了轿马,把唐敖送到迎宾馆。多九公只得充作仆人,跟在后面。早有管事人预备酒饭,多九公另有下席一桌。二人正在饥饿,且饱餐一顿,饭后,多九公上船送信,暂安吕氏之心。回到宾馆,仍同唐敖静候佳音。

那些百姓听了唐敖之言,一时聚了数万人,齐至朝门,七言八语,喊声城耳。国王正受嫔妃朝贺,忽闻此声,惊疑不止。只见宫人进来奏道:“国舅有要事面奏,”国王即命众人暂避,把国舅传进。国舅行礼毕,就把天朝妇人揭榜,能修河道,因主上把他亲戚立为王妃,意欲恳求释放,才能兴工;众百姓现在聚了数万人,齐集朝门,吁求主上俯念数十万生灵为重,释放此人,以便即日兴工,救拔生民,以免涂炭等话奏了一遍。国王道:“我国向例凡庶民人家,从无再醮之妇。何以孤家身为人君,反令王妃违此定例呢?”

国舅道:“方才臣已恺切晓谕,向来国中庶民,既婚后尚且不准改节,何况君王乃一国之主,岂有放回王妃之理。说之至再,奈众百姓因吉期虽是今日,但王妃尚未进宫,与业已进宫不同,所以才敢吁退施恩。”国王听了,无言可答,忖了多时道:“既如此,卿就出去回覆众民,说寡人业已进宫,今日不能启奏,到了明日,木已成舟,众百姓也不能求我释放,我也有词可托了。”

国舅再三恳求,无奈国王执意不肯,只得退出,回覆众人。众百姓听了,惟恐到了明日就难挽回,登时鼓噪,乱乱轰轰,喊成一片。

国王听见外面如此,心中着实害怕,明知自己理亏,意欲释放,又难割舍。想了多时,忽听外面人声渐渐闹进宫来,不觉发恨道:“索性给他一不做二不休罢!”因命值殿尉官率领军兵十万,立时征剿。尉官奉命,立刻点兵,只听四面枪炮声震的山摇地动,众右姓那里肯退,都说与其日后丧在鱼鳖之口,不如今日被国王杀了,倒也干净。哭哭啼啼,更觉喊声震天。国舅见百姓势头已急,惟恐人多激变,分付众兵毋许动手伤人,随又再三劝告众百姓道:“尔等只管散去,老夫自然替你们转奏,务将揭榜人留下修治河道。

明日府中候信,老夫自有道理。”众百姓听了,方才慢慢散去,尉官把兵收了。

国王见众百姓已散,随即进宫,命林之洋并肩坐了,映着灯光,复又慢闪俊目,细细观看。只见林之洋体态轻盈,娇羞满面,愁锁蛾眉,十分美貌。

看罢心中大喜,忙把自鸣钟望了一望,因娇声说道:“你同我已订百年之好,如此喜事,你为何面带愁容?你今得了如此遭际,你也不枉托生女身一场。你今做了我国第一等妇人,你心中还有甚么不足处?你日后倘能生得儿女,你享福日子正长。你与其矫揉造作,装作男人,你倒不如还了女装,同我享受荣华。我们且饮两杯!”分付摆宴,又命宫人赐了许多珠宝、金银之类。

不多时酒席齐备。众宫娥斟了一杯喜酒,教他奉敬国王。林之洋此时心如死灰,一时想起妻女,就如万箭攒心,兼之一连数日茶饭不吃,精神恍惚,四肢无力,把杯接在手中,只觉战战兢兢,浑身发抖,那个酒杯倒像千斤之重,那里递得过去。正在勉强,只觉四肢发酸,把手一松,琅琅酒杯落在桌上。宫娥拾过,又斟一杯。林之洋接着,心中更觉发慌,登时又把酒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