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第3/3页)

与张亢共掌一军,才踏出国境,进入宗珂境内不久的狄青,似有所感地猛然回过了头,朝帝都所在的方向遥遥看去。

张亢正与他说着话呢,忽见人跑了魂,不由饶有兴致道:“怎么,可有甚么不妥之处?”

狄青紧了紧手中缰绳,言简意赅道:“无事。”

——只是才分别不久,他就已经开始思公祖若狂了。

他下意识地摇摇头,好似这样就能将那徘徊不去的儿女情长给摒弃一般。

只是脑海里刚一藏起公祖带笑的面容,就不可避免地浮现起近日最让他担忧的、同晏殊闹得不欢而散、对方亦是毫无斗志之事。

远征这黄沙万里,险恶戈壁,行军不仅缓慢,而且十分艰苦。

除却在异乡奋战的考验、获得补给的困难、对亲人的思念外……最要命的,还是需象征安稳保障的后方,正充斥着万千个不安定的因素。

但愿是他多虑了罢!

狄青轻叹一声,浑然不知在那封信后,公祖已将他所牵挂的难题予以解决,赠他一个后顾无忧了。

在陆辞的提议被火速通过后,由议事堂共同决议出的新镇边官员的名单,也被十万火急地赶了出来,随着一项项任命,送往张力满满、几乎一触即燃的西北战线。

终日忧思满满,食难下咽的晏殊哪里能猜到,自己竟是那么快就迎来了解脱,可回京述原来职务了。

而取代他任秦州知州的文官虽非王韶,却也是对秦州熟悉万分、才被调离不久的合适人选——范仲淹。

靠着十日建起一座城池的亮眼政绩,加上这些年稳打稳扎攒下的资历,他破格获此擢升后,便与周美一文一武,同镇秦州城。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战争部分,大家千万别对我的水平报以太多期望,最多侧面描写一下,给一两个高光给狄青QAQ

注释:

1.关于荫补(摘自《如果这是宋史3》):

“……他们生了那么多的子孙后代,都得在死之前安排好后路才行。具体表现,王随照样走在了前头,他不仅提拔自己的子孙,还把亲朋好友也塞进肥缺部门,并且还留意起了自己的来生。他“延纳僧道,信奉巫祝。”把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崇敬个遍,至于外界的议论,活到他这个岁数早就都看开了。他“贻诮中外,怡然自居。”你们骂你们的,关我什么事?

陈尧佐和韩亿就没他这么出格,他们很务实。陈尧佐的儿子原是监左藏库使,还没任满,就被老父亲越级升职,做到了三门白波发运使,从此可以跑外了。

韩亿更绝,他先是向皇上请命,我是参知政事了,可以荫补自己的儿子了,请把我的儿子韩综荫为群牧判官。赵祯准奏,可是诏书都发下去了,韩亿却突然间反悔。陛下,韩综的事先放一放,我想让另一个儿子韩纲当这个官,行不?

赵祯只觉得头晕目眩”

2. 关于公主称谓:

在北宋前期与中期,皇女的官方称谓及当面称呼都是“公主”。北宋晚期,宋徽宗接受蔡京的提议,改公主为帝姬,帝姬一号存续约十年时间,北宋就覆灭了。之后,南宋建立,又恢复了公主的称谓。(《假装生活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