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喜宴之上(第2/5页)

而许小山和石家兄弟,就只有干羡慕的份儿。

早知道让他们去采药草,是先生在考核,他们肯定要瞪大了眼睛仔细干活啊!

不过司娓娓找他们都谈了话,跟他们说,各人的资质和专长都不一样,不学医也会有大出息的。

比如说赵小二,他只会种土豆,还不是得了皇子殿下的赏识?

还有杨添才,他将来就是石渣厂的厂长。

像莲香,她做饭不行,可是有一手好的针线活计,在村子里不也很受人尊重?

他们年纪都还小,学东西也快,正该趁着这个时候多学点本事,习字和武艺都不能落下。

虽不知道这三个小孩听明白了没有,反正他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王大军瞧了就跟司娓娓感慨,“看着这些孩子,我真想把小勇给弄过来,让他看看人家孩子是怎么努力的!”

司娓娓就笑了,“行啊,再过几年等小勇满了十三岁,可以带他出来闯荡闯荡啊。”

朝圩村的未来,还是这些小朋友们的。

光是躲在世外桃源里享受长辈们的庇护,只会长成温室的花朵。

司娓娓可不想自己这些人辛辛苦苦,等到几十年后,朝圩村因为接班人不行变得跟古代世界的其它村落一个样了。

转眼到了季家办喜事的日子。

一辆马车从卫星村驶出,赶车的是杨添才,坐在他旁边的是崔小强,而马车里则坐着司娓娓和耿二叔,还有许小云这个小徒弟。

虽然只相处了几天时间,耿二叔已经对两个徒弟满意得不得了。

要不是人已经不少了,他都想把两个徒弟都带上,后来还是想了想,带上了年纪更小的许小云。

耿二叔也是听说了季家父子是世代采药为生,觉得季家一定有不少稀奇的药材,季父这个老药农也应该有丰富的经验,他也不管是不是人家在办喜事,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去结识一番。

刘家洼这个山脚下的小村子,司娓娓和崔小强曾经来过一次。

柯大卫就是在这个村子落网的,司娓娓为了绝后患,还专程来到刘家洼,将村民们捡到的物件给收集起来,全都销毁了事。

熟门熟路,这次他们早早地就到了。

按着季大郎说的一打听,就在村口小庙东门边上,门口有一棵大松树的院子,就是季家新买的房子。

地方还挺好找的,门口贴着喜字,门外有一队人胸前披红,手拿各式乐器吹吹打打的,目标不要太显眼。

季家之所以在这个村子买房子,是因为季母早年就是这个村子的姑娘。

季母的爹娘早已过世,在村子里并没什么直系的亲戚了。

不过表亲堂亲还是有几个的。

去年大灾,这些亲戚都出去逃荒,有些全家都没剩下一个,如今只有两家关系比较亲近的还在,一家是表姨,另一家是堂弟。

季家在山上的住处太过偏远,隐藏在深山林间,就三间小石屋,季父季母一家,季大郎一间,另一间是灶房,都是低矮窄小……灾荒年时避祸合适,这太平时候娶媳妇生孙子就不合适了。

刘家洼也跟别的村子一样,受灾年影响,人口锐减,也就勉强只剩下了十几户。

因此对于季家在本村落户还是挺欢迎的。

季家儿子娶媳妇办事,两家亲戚是主力帮忙的,还有些热心村民们也来凑热闹。

这会儿大家伙的日子都不好过,来参加婚礼,也就是拿几个鸡蛋,摘两个瓜,或者上五个铜钱当贺礼……

王九娘坐在贴满了大红双喜字的新房里,她身上的大红嫁衣红艳艳的,映得她施了粉的小脸上一片雪白,目光低垂,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方才已经来了一波村里的姑娘媳妇了。

跟别的村子比,刘家洼活下来的妇人数也有五六个,年纪都在十三到四十之间。

这些才从灾荒里缓过气来的妇人们,看着王九娘哪哪都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