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4页)

“如果是我,我会勾结南夷,令其在边境蠢蠢欲动。”南永前登时拿起了一枚连着针的蓝色棋子,戳在沙盘所绘制的边境上,“令南方大营不得不以两万兵力守住三关两寨。”

他口中的“三关两寨”是国境上的三座关隘和两个兵寨,这五个点能够保住不失,那么南方十州才能说得上安稳。

贾放愁眉苦脸地算:“那么就只剩一万了。”

南永前又抽出两枚蓝色的棋子,埋在永宁州与永安州州府一带,道:“我再分大多数兵力,佯攻永安州与永宁州的州府。为保两处州府要地不失,南方大营每处至少要分上四千兵力。”

“那么就只剩两千了。”贾放继续算,“不对,等等,为什么明知你是佯攻,我还是得花费那么多兵力。”

他自己一旦说出来就自己先明白了:“就是因为你佯攻,我无法判断你会向哪里攻击。为了保住这两个州府,必须出这些兵力戍卫。”

永宁州与永安州,两处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城,需要平南大营各四千兵力的保护,一点也不为过。

“按照平南大营的惰性,您调两千兵力到武元来,可能最终只到了一千,还给您迟了好几天。”南永前说话的态度一向冷漠,面无表情,眼神直直地望着前方。但总叫人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贾放登时一甩手,重重拍了拍桌子,道:“老子就不信了。一座武元县,一座桃源寨,没他平南大营就真守不住。”

他登时道:“让人盘点所有兵器的库存,叫武元和桃源两处的所有青壮都开始演武,尝试使用那些兵刃——不,武元先停一停,不能打草惊蛇,让‘内应’察觉咱们已经察觉了他们。”

*

虽说贾放不想让“内应”察觉,但一些基本工作还是要做。隔天他由郑伯宜带着,去了武元县城里的一户人家,从后门进的,坐在室内喝了好一会儿的茶,才见一个年轻后生匆匆过来,见了贾放纳头便拜,道:“属下刘立兴,拜见贾大人。”

这一户正是刘立兴的邻居杜家。在丈田的这段时间里,刘立兴与郑伯宜这一系的人见面,都是走的杜家的渠道。

贾放放下手中的茶盏,笑容可掬地说:“立兴,这次丈田,你可是立下了大功了。回头县里会给你嘉奖,你的俸禄也会因此升上一级。将来你家办喜事,本官和县尊会亲自上你家贺喜——”

这是贾放在这个时空里与百姓们接触多了之后,得到的一项重要启发。

这里的百姓对于“官员”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之情,因此官员对他们的肯定,对他们来说便是莫大的荣耀,能给与他们相当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对于官员来说,将“官员”换成“高级别官员”,本条也一样适用。

果然刘立兴受宠若惊,他从未想到贾放会亲自单独来见,并且应承了这样高规格的嘉奖。

但是想起最近刘家的遭遇,刘立兴却有些黯然,低着头道:“谢贾大人夸奖,属下这心里……这心里却……”

刘家近来因为丈田和鱼鳞册的事,所受的损失颇大。不仅丈田时收的好处全退回去了,更是受到各种责难与辱骂。刘立兴在这丈田期间,一直将刘家私底下的动作通知郑伯宜,郑伯宜因此对刘家的一举一动知之甚详。

刘立兴知道刘家此时此刻的窘境与自己脱不开关系,偏自己又姓刘,外姓人只会将他当刘家的一份子看待。这段时间里,年轻人的心的确无比煎熬。

贾放亲手扶他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身边,柔声说:“我明白你。你因为自己此前所做的事,让家族蒙受了损失,因此心存不安。但是说老实话,我认为你这是在大义灭亲,你的所作所为,没毛病。”

刘立兴登时又受宠若惊了。他这辈子哪里想象过像贾放这样身份地位的人与自己推心置腹,就像是两个普通人,两个很平凡的朋友在一起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