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十七首)(第6/10页)

[5]“坼”,裂开。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诗谓洞庭湖极其广大,仿佛将东南一带吴楚地面从中原划分开来。本篇虽承用杜诗而意指孙氏割据江东。接说“曹刘敌”,指赤壁之战,即孙权所谓“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当”即“敌”也。刘备能敌曹操,所以能败曹操,如今安得有这样的人?所以接说“西风吹尽,了无尘迹”。借古伤今,引起下文“楼观”“旌旗”两句。又辛另篇《南乡子.北固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上两句与本篇同,下句更转一意。曹刘是敌手,而孙权能敌曹刘,遂成三分之局。本篇虽未点明孙氏,亦有此意。

[6]《稼轩词编年笺注》于本句引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楼空人去,华屋山丘,本篇所感殆不止此。《史记.平准书》:“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本篇“楼观”“旌旗”云云或由此联想,寄慨于和战近事。说未必确,录以备考。

[7]“旌旗未卷”,言未能胜利地卷甲收兵,与上句是一种意思的两样说法。

[8]《礼记.孔子闲居》:“哀乐相生。”句末点明“今昔”,双承作结。王羲之《兰亭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哀乐相寻”之意亦见《兰亭序》中。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1]。

更能消[2]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3]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4]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5]。长门事[6],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7]。千金纵买相如赋[8],脉脉[9]此情谁诉。君莫舞[10],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11]。闲愁[12]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13]。

[1]淳熙己亥(1179)。“漕”,转运使的简称。作者从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小山亭”即在湖北转运使的衙门内。

[2]“消”,消受,禁得。

[3]“长怕”,总怕,老怕。

[4]现在语用“听说”,古人往往用“见说”。

[5]“画檐蛛网”放在句子中间,意思是算来只有画檐的蛛网,殷勤地镇日招惹飞絮而已。“殷勤”承“蛛网”说。以春去无痕,只有杨花漫天飞舞,委地沾泥,又无人爱惜,亦惟蜘蛛网牵挂耳,故曰“算只有”。苏轼《虚飘飘》诗:“画檐结蛛网。”周邦彦《点绛唇》:“柳丝轻举,蛛网粘飞絮。”

[6]司马相如有《长门赋》,其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7]“蛾眉”,美人代称。《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8]《长门赋序》下文接说:“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按序文虽见于《文选》,殆出于后人依托,事实亦多附会。《史记.外戚世家》载废陈皇后事,《索隐》云:“作颂,信工也;复亲幸之,恐非实也。”

[9]“脉脉”,见上卷温庭筠《望江南》注[3]。一说“脉脉”为“嘿嘿”“默默”的借字。

[10]《晋书.乐志》有《公莫舞》,相传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保护刘邦。这里借用,把“公”改为“君”,意亦与古乐府不同。仿佛说你莫要太高兴了,失宠固可悲,得意又怎么样呢。引起“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句。

[11]杨贵妃小字玉环,见《杨太真外传》。赵后号曰飞燕,见《汉书.外戚传》。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子于语通德曰:‘斯人俱灰灭矣。’”白居易《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皆尘土”当非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