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3页)

有的时候崖顶小学经费紧张,潘老师连鸡蛋都只能隔天煮一次,学生们蒸红薯炒青菜配挂面馒头吃的也很香,从不抱怨。

虽然说,潘老师他们这些成年人一直都知道,身有残疾又不受父母关注的孩子,人生的路要比别人难太多太多,可是,看孩子们盯着鸡崽畅想可以吃肉的大餐时,仍然心酸不已。

顾余生和林清喊潘老师去厨房,就是不想让她难受,让她找个事情做,潘老师已经做得够好了。

白合飞是性子软的鸽大,本来听着花棠和小孩子们嘴馋鸡崽还挺乐的,结果听到有学生神神秘秘,说他弟弟有一次把腊肠扔掉,被他捡走吃了,特别香就比顾叔叔做得饭差一点点的时候,扛不住了,扭头使劲抹眼泪。

虽然这几年白合飞遇到了很多事情,甚至严重到让他差点一蹶不振,但总体来说,他的生活比崖顶小学的孩子们富足安稳多了。

起码,白合飞从没有馋过肉,有的时候还挺不知足,嫌火锅容易上火,嫌煲汤太过清淡,逢年过年看到太过扎实的荤菜,第一个跳出来全身拒绝,太油腻他不吃。

用手使劲搓搓脸,白合飞把泪意压下去,去把自己的相机翻出来,到厨房问问潘老师,他可不可以待会儿拍一下学生们吃饭的样子。

“就是类似吃播,但是只录半张脸,回头可以做APP的推荐短视频,按点击有钱拿,给学生们加个餐。”

参与了APP的研发就这点好,白合飞一下子就想到“回声”的短视频投稿活动了。

随着注册用户越来越多,“回声”也在逐渐开发新的板块,其他社交APP出现的吃播、asmr、游戏讲解之类的视频,也可以适当的出现在“回声”中。

当然,这肯定也是有投稿要求的,普通的吃播如果更突出主播的能吃和饭量大,为“看”服务,那么“回声”上的吃播就要突出主播吃什么以及描述能力,为“听”来服务。

但不知道是吃东西不太好用“听”来表达,目前投稿的视频中符合标准的并不太多,要么说的太少全程都是咀嚼吞咽声,要么说的太多有点像是美食节目背景音,总少几分味道。

听小月牙他们给鸡崽取菜名的时候,白合飞听着就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小孩子描绘自己对鸡崽的厚望,以及想吃什么时候的馋,太有画面感了,哪怕闭着眼睛,听得都忍不住流口水。

因为这些孩子是真的想吃,再怎么不善言辞的人,也能轻易的描绘出自己心底翻来覆去想象过很多遍的画面,这是求而不得催化出的技能,有着本能般的真实画面感。

潘老师一开始没太听明白,小白要拍摄什么,她对镜头还是比较敏感的,之前有些记者想来小学拍孩子们残疾的地方,然后说些类似乞讨求助的话,都被潘老师气的拿扫帚打出去了。

小白是个善良温柔的年轻人,不会提出这种过分的要求,所以,潘老师要问清楚,白合飞要拍什么画面,用在哪里。

“潘老师,就是之前叶姐提过的APP‘回声’,里面可以帮助一些视力障碍的小朋友,或者大朋友,更倾向于听,但最近普通用户越来越多,里面要增加些内容,我觉得小月牙他们吃饭就可以拍。”

“镜头取到饭菜和下班张脸就行,或者我跟着筷子的运动拍也可以,主要是想采声音,让小月牙他们说自己在吃什么,好不好吃,是什么味道,然后让其他的用户点击,可以赚个饭钱。”

APP的版权保护做得还是很好的,当时抱着要做最角落的冷门软件想法砸出来的法务团队,可不是吃白饭的,如果视频拍的好,被用户大量点击,白合飞保证小月牙他们可以提前吃到鸡肉十八烹。

对,就是花棠背菜谱的那些。

潘老师边看着灶台里的柴火,边下了个“回声”APP,招了两个学生过来,问问他们要不要和白合飞哥哥,一起拍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