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3页)

文武百官此时此刻心里一阵震惊无言,御史已经耐不住了,互相看了几眼,最终有个头铁的站出来,战战兢兢说:“陛下,您把公主抱早朝来不合适啊!”

男人声音低沉,懒懒说:“有何不合适的?”

御史:“早朝乃讨论国家大事之地,应当庄重严肃,不相干的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才是。”

男人捏了捏小龙崽胖腮边,“哦?不相干?闲杂人等?你说朕的女儿是闲杂人等?”

陛下说话破天荒还挺温和的,可就是这种反常才渗人,御史已经满头大汗了,抹了把汗坚持正理说:“凡是非四品官以上,都不可参加早朝。”

秦皇突然笑了一声,声音冷冷的,“朕的公主虽年幼,却比你们这些领俸禄吃饭的,又会文又会武,嘴里还挺能嘚儿的朝中大臣要有用得很。”

“朕在这里,告诉诸卿,今日在座的,唯有朕的公主有资格上这个朝。”

他看向长子扶苏和蒙毅,道:“扶苏,蒙毅,就由你们来告诉这些大臣们怎么回事。”

扶苏上前,将去代郡期间发生的所有事言简意赅一一道来,还拿出了一把伞出来,含笑道:“临走前,百姓们赠了小妹几车特产,外加这一把签了字的万民伞。”

“一把伞签不了那么多字,只能作为代表,有的人不会写字就按了手印,还有更多的人身在远处来不及赶过来送别。”

扶苏讲话不疾不徐,温雅有力,很多朝臣听着听着代入了进去,情不自禁想象了下万民送别的画面,都觉得震撼极了。

从干旱急骤变化,一夕之间面临生死存亡,到成功求了雨,再到后来天气果真发生了变化,回归正常,上百万的百姓性命捡了回来,无一人伤亡。

只要一想想那惊心动魄的画面,他们就说不出话来,更没法反驳陛下的一番话。

今日,的确在场的最有资格上这个朝的就是他们的小公主。

哪怕她年幼不知事,但这样天大的功劳却是实实在在没法抹去的。

早在公子他们回归之前,咸阳这边就只收到一封告平安的信,说旱灾控制住了,百姓们已经在准备耕种事宜,替百姓求了小麦种子,别的一概没说。

没说怎么控制住的,功臣是谁,过程如何,他们都下意识以为是扶苏公子去办的事,还暗自感慨公子果真是个能人,有陛下的风范,不愧是长公子。

现在扶苏公子亲口告诉他们,功臣不是他,不是别人,是才三岁多的小公主,那个临时被下圣旨封了福娃,看着像是去玩儿的小不点公主殿下。

百官们现在心里五味陈杂,各种心思都有,那一连串的事洗刷了他们的三观,恐怕得好几天才能消化得完。

扶苏说完后,蒙毅在一旁补充,他是个武将,性子比较放得开,比起公子的有条有理文雅客观,他说话更随性些,也更夸张。

“接了陛下旨意后,我带着人紧赶慢赶早了两天到代郡,不想公主公子都不在,我不能干等着吧?就在代郡到处晃啊走的。”

“诸位大臣也知道,咱们这儿是收到了旱灾的消息,我这才赶过去的,可我到了那儿半点看不出来旱灾的样子,百姓们安居乐业,精神风貌都挺不错,城外耕地也都有人在劳作,看着比谁都好。”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被骗了,这个地儿压根没发生什么旱灾,后来四处闲逛才从老百姓们口中得知,原来那些都是真的,只不过小公主连着求了几场雨,老百姓们生活渐渐的恢复正常了。”

“又因为公主救的他们,他们一口一个小公主,别提多亲切了,说句大逆不道的,那简直是当亲闺女看待的,谁也不能说一句小公主不好。”

习武之人格外敏锐,察觉到一道视线直勾勾看着他,蒙毅抬头,发现陛下正冷冷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