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金丹劫 欲加之罪天雷摧。(第2/3页)

东方昱身有重宝,未免意外,待到太上天宫长老来后,便乘连烽天之飞舟先行返回。

其余人等也是议论纷纷。

“正本清源固然重要,但陆师弟既为我太上天宫弟子,尚未为其据理力争不说,怎么就先言包庇了?”

“确实如此,为何不究陆师弟所言,要偏信旁人挑拨?”

马长老振袖回瞪,斥道:“尔等小儿懂得什么?陆宁初辩解有理有如何,判其是否冤枉当看行为。行虐杀之举,是以杀为乐,当堂杀人,是胆大包天,此等恶行绝非正道可容!”

一时之间,争论颇多,身为主角的陆宁初反倒是成了局外人。

他冷眼旁观,心无丝毫意外。

幕后之人敢做这等拙劣的陷害,不过是因有袁启容和太上天宫长老在场。

修真者大多子嗣绵薄,袁启容难得有袁林这个孙儿,自当十分爱惜。然袁林以那等结果死于他手,袁启容当然深恨于他,必要将他置于死地。前世袁林身死,袁启容在定他罪名之时也出了不少力气。

而本该为他撑腰,做他后盾的太上天宫长老,也为利益欲将他扼杀在此。

杀死孙钦,究竟是否是他所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幕后之人要生火星,用以点燃袁启容和太上天宫长老心中的杀意。

至于各种流言,自是流风,为助火势。

幕后之人也好,袁启容也好,太上天宫长老也好,他们都知强按于他的罪名立不住脚,所以都竭力泼他“堕入魔道”之污名。

若是“堕入魔道”,那么任何讨伐都名正言顺。

但,他岂能如他们所愿。

“锵!”

陆宁初忽地召出秋虹,重得众人目光聚集,他在一片沸声中剑指袁启容。

“袁长老,我且问你,你这般咄咄逼人,当真是为了正道大义,还是因你孙儿行卑劣之事死于我手,而心中不忿,欲借大义之名泄心中私情?”

大陆辽阔,修仙之人多如过江之鲫,袁启容未有震世之名,自然不是人人皆知他与袁林还有这层关系。

此言一出,旁人偏颇之论终于稍缓。

“小儿妄言!你怙恶不悛,残忍好杀,此次你可害我洛水宗,下回就能害旁人,我等自当要为民除害!你此时拔剑意欲为何,莫不是见狡辩难成,要大闹公堂吗!”袁启容听得人群言论陆宁初之供词,似有几分相信,当即大怒,声高许多。

陆宁初观其急切,弯唇冷笑,又道:“我之所言便是狡辩,你洛水宗所言就是言之凿凿。就算有我师兄证词,郝城主稍作细究试查我清白,便是审判不公,欲行包庇。”

他又朗声,道向众人:“诸位,你们当中亦有入得迷宫之人,当知陆某所言非虚,洛水宗之指认难以立足。而袁长老这般急切,甚至不惜横生‘堕魔’污名,只为尽快将我铲除,难道不像是为遮掩真相,意欲包庇他那恶孙袁林吗?”

人群议论又起波澜,不过波澜不大,不似之前那般言“陆宁初确为恶徒”那般热烈。他们受流言影响,对陆宁初心生不少恶意,自然不会这么快就自驳脸面。

不过,陆宁初也并未指望他们罢了。若世人皆当明辨是非,前世他也不会落得那等下场。

然陆宁初可接受如此,袁启容却难容忍人群非议袁林。听得有人议论“或许当真是袁林欲行残害同门之事”,他便再难隐忍恨意,竟是一掌打出。

“你这恶贼杀我孙儿,又辱他身后之名,莫要欺人太甚!”

袁启容乃元婴修士,筑基修士若受他一掌,不死也得重伤。

“袁启容!”郝城主当即怒喝,掠身欲行施救,却见陆宁初虽不及躲避,但手中长剑一挽,竟是以剑化解掌力,只身退些许不曾受伤。

陆宁初嗤笑:“袁长老莫不是被我说中,才急着将我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