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3/4页)

皇后问天子,“那叫元儿?元是初始之意,又恰是正月,我觉得恰当。”

裴三郎:“……”冠名权就给抢走了?

天子问裴略,“你家孩子是满月就起名的吧?”

裴略应道,“是。大名是满月时起的,小名就是大郎、二郎、三郎这么叫着了。”

天子说:“那便办满月宴时把孩子的名字正式录入天家牒谱。”

当天下午,京城的公侯家都知道青鸾长公主喜得嫡长女的事。

羽青鸾补足觉睡醒,整个人又生龙活虎起来,再不是腰都弯不下去时刻难受的时候。她躺了三天,便能下地走动,待六七天后,就已经能行动自如,于是自己做主出了月子,不过仍旧闭门不出,对外称坐月子。

她先把府里放下的事务捡起来,梳理朝野内外的消息,然后对自己这弟弟行事真就……无话可说。

如果是作为他的嫡亲姐姐,自然是欲哭无泪,但作为分封出去不会留京的长公主、政敌,那么一切皆是好消息,只是可惜了父皇三十年的辛苦经营,挣扎半生不愿妥协退让,想保住她的母后和他们的这个字,最后还是败在自家嫡幼子手里。

正月十五,京里传出太子要选娶太子妃的消息。

大朝会时,太子亲自上奏天子想先把亲事定下来。

太子十一岁半,已经到了可以定亲的时候。

羽青鸾正式出月子迈出府的日子,太子已经选好太子正妃、协妃、良娣、良人。

太子正妃人选是萧世侯的嫡长女。萧世侯的祖父曾任门郎将,病逝后,在挑选新的门郎将时,孙大才打赢了萧世侯,勇挫三军,成为孙门郎。目前萧世侯闲赋在家,但其子嗣皆在亲随军中,嫡长子任千夫长,次子任百夫长,幼子刚进亲随军成为披甲人。

太子协妃对应的是天子协后,太子选中的是门郎将周敬的嫡长女。门郎将周敬,是太子的武课师傅。

良娣和良人也都是公府嫡女出身,年龄与他相当,且家世都很显赫,都是累世公侯。

羽青鸾看过名单便无语了。

她父皇入京,身边仅剩下裴略,而京里有众多家世显赫的庶皇子还有嫡亲叔叔家抢皇位。他唯有纳累世公侯府的嫡女入宫巩固帝位,才能保住性命。之后,他花了二十年时间,摆脱后宫。她母后的后半生,她的前半生都陷在后宫争斗中。如今,太子没有任何人能跟他争夺皇位,只要他活着,哪怕是疯了傻了,他都能当天子,却效仿父皇当年如此行事。

太子选妃这么大的事,他没请母后回宫为他主持,想必是防着她。

羽青鸾如果站在他嫡亲姐姐为他好的立场上,是一定会竭力阻止的,但那是趁她怀孕欲置腹中孩子于死地的人,她自然是乐见他如此行事的。

裴三郎对于朝堂上的消息听听就算。

他的产业已经撤得差不多,瑞临长公主府也都将买卖南迁,目前整个大凤朝的经济有很大一部分往南转移。

南边的粮商,已经不再千里迢迢地运粮进京。运来京城也没用,会被依附太子的那些公侯亲随军们强行买走拖欠着不给钱,最后落得血本无归。

豪商们就近运到边林城或者南疆城就能卖出去,他在收粮。

裴三郎和羽青鸾的封地开荒,仅需要养活的开荒苦奴就有近十万,再加上维持商队的战奴也需要粮,需要粮晌的数目比京随军还大。地没开出来种不了粮,没产出,只能靠买粮。地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开出来的,豪商们自己算了笔账,就把粮食运到他那去了,一起运去的还有别的物资。

穷山恶水样样都缺,他们拉车牛粪过去,裴三郎都能买去肥田。

他从京城运过去金子跟他们做交易,只有找零才用到铜钱。

豪商们与裴三郎做买卖,能省下找金行用铜钱换金子的一成费用,这是一笔很可观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