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于氏的盘算(第2/4页)

经这么一说,李高地也想起来了,当初媒婆来家,临走前确是单独和于氏说过几句话。当时李高地没放在心上,现终于知道必是那时说红枣的事了。

“你没跟媒婆说啥吧?”李高地不大放心:“满囤家是剩钱,但红枣可比玉凤小。”

“咱家可没有姐姐没嫁,就给妹妹说亲的道理。”

自古以来婚嫁都是长幼有序。不然若妹妹先嫁了,姐姐就会被人给议论嫁不出去。

“当家的,你放心,”于氏道:“你说的道理,我懂。”

“等年后贵雨的事定了,咱们就办玉凤的事儿。”

“玉凤年后也十岁了,说得人家了。”

玉凤是于氏的亲孙女。于氏可不想玉凤在亲事上处处矮红枣一头——于氏也知道玉凤的嫁妆和红枣没法比,她能为玉凤争的也就是个长幼有序的礼数了。

李高地见于氏明白道理便不再说话。倒是堂屋里站着的李玉凤听到自己的事,有些羞涩。她躲退到她爹娘房里。

李满仓、郭氏瞧见,心里也禁不住搁心底合计女婿人选––怎么着,也得给孩子寻个好人家不是?

“娘,”李杏花着急:“你说大姐,提红枣的婚事干啥?”

于氏见李杏花不开窍,不觉叹道:“你啊,吃亏就吃在心眼实。”

“你姐桃花都替儿子打算上了,你还啥都不知道呢?”

“娘,”李杏花恍然大悟:“你是说,大姐要把红枣说给她儿子?”

“难道不是?”于氏反问:“刚你也看到了,”于氏道:“她那小儿子,叫陈玉的跟你大哥和红枣多亲近。”

“陈玉今年十岁,正好大红枣三岁,这年龄也合适。”

“可大姐看上了红枣,”李杏花想了想还是不懂:“冲我发啥脾气?”

“你啊!”于氏摇头:“你让我说啥才好?”

“她这是防着你呢!”

“防我?”李杏花瞪大了眼睛。

“你难道没有儿子?”于氏没好气地说:“你儿子刘茗今年五岁,也就小了红枣两岁。”

“古话都说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二,金满罐,女大三,抱金砖。”

“刘茗的年岁比陈玉还合适。”

“偏你家又比她家离你们大哥家近。”

“她这是故意拿这事做筏,让你和你女婿怨上娘家,连带的也断了和你大哥家的来往。她好收利呢。”

“你姐,桃花,心思重啊!”

“那象你,嫁人这些年,还跟在家时一样,心里没一点盘算。”

“娘,”李杏花经于氏这么一说,终于彻底明白,当下气愤道:“大姐太过分了。”

“别说我没她这些个心思,就是我有和她一样的心思,她也不该这样不分青红皂白骂我。”

“罢了,”于氏摆手道:“大过年的,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你和你女婿就看在你爹的份上,别和她计较了。”

当着归宁女婿的面儿闹家务,这原是极丢脸的事儿。但于氏厉害,三句两句就把锅扣给继女桃花从而挽回了自家的面子不算,还拿红枣的婚事给女婿画了个大饼,替她闺女李杏花平消了家去后的夫妻口角。

李高地原就不喜李桃花,现听得于氏这番说道,也是觉得有理。当下他也懒得再听这些女人间的算计,便摆手道:“你娘俩儿进屋说话吧。”

“这堂屋留我们男人说话!”

有了李高地这句话,于氏顺理成章的把李杏花扯进房里,娘儿俩说体己话。

“杏花啊,”于氏私下道:“不是娘说你,你这脾气可得改改。”

“下次,不管你大哥和大姐他们说啥,你都千万别出声儿。”

“你娘这辈子,啥苦没吃过?”

“几句话而已,娘压根不放在心上。”

“倒是你,和你女婿把日子过好是真的。”

刚于氏就是瞧到刘好的脸色不愉,方才急中生智说出这段话来为李杏花描补。但现在,于氏越想越觉得刚自己的话有道理,便不觉压低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