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摘石榴(八月三十)(第2/4页)

灵雨不想似文茵一般被谢尚遗忘。她和文茵不同。文茵的爹娘是大奶奶的陪房,即便被赶出去,家去后也是使奴唤俾。而她出身庄户,未来若不得主子看重,到了年岁后便就只能配小厮做粗使媳妇。

前两日灵雨得了谢尚打络子的嘱咐后便想借此和谢尚说一两句话。灵雨一直在等谢尚来找她拿玉佩,但不想谢尚竟似完全忘记了这回事一样三天来连遣个小丫头问一声都没有。

今儿都已第三天了,灵雨不敢再等下去,方赶现在送了过来。

谢尚是少爷,他忘事不要紧,而她一个丫头,若也只管干等着,问都不主动来问一声便是失职——都不用等几年后,新少奶奶若是想立威,现撵了她都是正常。

灵雨进屋的时候看到谢尚坐在梳妆台前正由红枣给梳头,立刻便低下了头。

“奴婢见过尚哥儿,少奶奶。”灵雨端着放有玉佩匣子的托盘屈了屈身。

“络子打好了?”

谢尚随口问道,彩画则走过来捧起玉佩匣子摆到谢尚面前的梳妆台上。

谢尚拿出匣子里面的玉佩对光照了照,瞧清两块玉佩的络子是一样的朱红丝线打就的同心方胜,心里满意,嘴里说道:“不错,有心了!”

看到灵雨,谢尚想起一事,又道:“灵雨,你来得正好。我这儿有个活计,正合你做!”

“红枣,”谢尚转与红枣道:“你那个干发帽呢?快拿了来。”

“马上重阳,你得给太爷爷、爷爷和爹娘孝敬针线。”

“我瞧你那个干发帽挺好用。你这回就孝敬这个好了。”

“灵雨针线好,你把帽子给她,让她裁缝出样子来,再拿给丫头们赶工。”

红枣……

红枣没想到谢家过重阳还有这个讲究,一时也是怔愣。而待反应过来,不觉对谢尚心生感激——能想着让丫头帮忙捉刀,谢尚对她也算是维护。

“尚哥儿,”红枣犹豫问道:“这个孝敬,不是我自己的针线不要紧?”

虽然很感激谢尚的维护,但红枣却不愿弄虚作假——小信诚则大信立。

为一点面子作假,得不偿失!

“主意是你的,就成!”谢尚道:“你这刚进门,裤子还没做,不能动其他针线。”

闻言,红枣方才罢了。

打发走灵雨,谢尚把其中一块玉佩递给红枣道:“这块给你。往后你白天戴在金项圈上,晚上拿帕子包了放在枕下就行!”

“好了,咱们上床吧!上了床,我教你怎么养玉!”

红枣……

不就是把玉包起来搁枕头下吗?红枣禁不住在心里吐槽:怎么这话到了谢尚嘴里却有一种两人一起养孩子的诡异?

拗不过谢尚,红枣比平常早的上了床。

谢尚跟着上了床后放下喜帐,然后又从喜帐里探出头往外吩咐道:“彩画,你把帐帷都放下来。炕上只留夜灯。你们都出去……”

红枣坐在幽暗的架子床里看谢尚探头打发所有人,一副将行诡秘事的模样,心里真是又新奇又好笑——真正是闲则生非,红枣心想:谢家大富,谢尚没有生存之忧,日常地便就整出赏花养玉这许多的故事来!

安排好一切,谢尚方拢好喜帐,转和红枣道:“红枣,你念过《说文解字》,当知道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红枣:“?”

红枣看《说文解字》是为认字,怎么会看玉这种耳熟能详的一个字的具体解释?

就是看了也不会留心,她再闲也不会闲到关心玉的品德!

喜帐里光线幽暗,谢尚没注意红枣的脸色自顾继续道:“自此世人便以为玉有玉德,人只有具备了玉的五德便能成为君子,所以方有‘君子比德如玉’,‘君子必佩玉’等语。”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红枣,我们养玉,和孟子养浩然正气的法子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