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比你如何(六月初六)(第4/6页)

老太爷问:“还有这请人?”

谢知道:“六月初六吧,尚儿是案首,而且咱们家这回中了五个秀才和八个童生。咱们家不摆酒,别家都不好摆。”

“倒是早些摆的好!”

老太爷点头:“既是这样,你打发人知会知遇和知通一声,看允甘和允斤几个能不能赶回来!”

红枣再拿小本本记下:六月初六摆酒请人。

说定了酒席,老太爷方道:“尚儿,今儿午后我看了你的文章,你这趟出门进益不小,院试第二篇文尤为出色。”

得到夸奖,谢尚瞬间开始得瑟:“太爷爷,我这回院试第一场后读了江南士子的文章颇有些心得!”

……

眼见男人们开谈文章,吕氏立刻起身告辞,于是红枣想听也听不成了,只得跟着一起出来,不免有些惋惜。

听说六月初六就摆酒,谢知遇气得摔了茶碗,叫管家道:“你明儿就去府城告诉允甘几个,六月初五不到家,以后就别回来了!”

看管家答应去了,二太太刘氏重端一杯茶给谢知遇,劝解道:“老爷,您消消气。允甘性子要强,他看别人都中了秀才就他没中,心情不好,在府城多留几天散散心也是有的!”

“心情不好,”谢知遇气道:“那就好好学学谢尚,平时多用功,而不是一天到晚的围着丫头打转!”

刘氏可不爱听大孙子不如人的话,不高兴道:“老爷这话可有失公道。”

“允甘年轻,家常梳笼两个丫头都是寻常,咱家谁不是打这样过来的?”

“就是咱们那位翰林侄子,当年也没少荒唐。”

“倒是谢尚,呵,这二十岁的大小伙子却活得跟个和尚似的,一个丫头不近。老爷瞧着好,妾身瞧着却是不像。”

谢知遇……

谢知遇认真地思了好一刻,摇摇头,丢下一句“别胡说!”便自顾去后院寻谢子芹的生母罗姨娘说话去了。

刘氏听得丫头的告诉不免气得一个倒卯,心说这老不修的都六十了,还不知保养,也不知哪来的底气挑拣才二十出头的孙子?

真是糟心!

谢子平与刘氏一般觉得糟心——通过他娘吕氏,谢子平知道老太爷、他爹都在和谢尚议论文章,但都没有叫他。

这是又在压他的功名了!谢子平忿忿地想:谢尚作为案首,金秋必中,指点不指点都无碍大局,但于他,却是及时雨、雪中炭。

他爹和他爷真不是一般的偏心啊!

所以他金秋乡试还要不要下?

下,即便中了,也掩在谢尚的光芒下,但不下,一等就又是个三年。

真是难决断啊!

六月初一,李氏宗族开祠堂,李满囤的站位由他爹李高地的身后一下跃到他爹身前,族长身后,和李贵林、李兴和并排的地方。

对此李高地却是乐见其成——长子虽说越过了他,但也越过了他哥,以及其他族人,还是给他长脸的。

李贵中站在他爹往日的站位上兴奋得满脸通红——他爹真是太威风了,连带他也沾光,往前挪了一位。

长大了他也要中秀才,然后跟他爹和兴和哥哥站在一处!

李满仓自那日被李贵林拉下脸面狠批了一顿后,这些天见李贵林都如撞到恶鬼一样躲着,今儿祠堂躲不过去,便就一直低着个头。

李满仓根本不关心他大哥的站位,他只顾低头想自己的心事——他不想叫贵林说中他偏心,但他另两个儿子,贵吉还小,而贵雨白日都在村里教书,傍晚家来还要温书,不得闲。

家里卖菜、建房除了贵祥,他还能指望谁?

他真是太难了!

李贵雨还不知道他爹已有了偏向,犹自看着前方他大伯的蓝色背影运气——他明年必是要考过县试一二场,如此才能找李贵林拿到谢尚作文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