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今年的万寿礼(第2/3页)

“谢尚竟然买这么多宝石?”看到交易额,连弘德帝也禁不住吐槽:“这也太有钱了!”

比朕还有钱!

朕都没这样买过宝石!

李顺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飞快揣度主子话里的意思。

不过没等李顺琢磨出结果,弘德帝又道:“今年各地糖产量什么时候统计出来?”

闻言李顺明白了,陛下这是打算征糖税了!

李顺答应道:“除了两湖两广,其他州县都全了!”

两湖两广是产糖大省,弘德帝想着两位巡抚明年年底将进京述职,心里终是缓了一缓——明年是他五十圣寿,加征税赋难免有损祥和,不大合适,倒是再等一年的好。

“等到齐了,”弘德帝不着急了:“你让人细拟了各地糖产量消耗的统计说明折子来!”

……

一进腊月,便就到了满朝文武与弘德帝进献寿礼的时候。

今年谢子安升了山东右布政,主理山东境内一年两熟。他献与弘德帝的寿礼便是一大匣子象征五谷丰登的嘉禾,即一茎两穗、三穗、甚至四穗的稻穗、麦穗,外加一封欢欣鼓舞报丰收的喜报!

弘德帝早通过锦衣卫知道了山东丰收消息,见折后虽觉高兴,算不上惊喜——今年十三省布政不约而同地都给他报了丰收、送了嘉禾。

朝廷以农为本,丰收是地方官员最实在的政绩,但就弘德帝个人而言看嘉禾却是看得审美疲劳了。

作为一国之主,弘德帝理智上知道能吏们当好了差事,合该邀功请赏,而他也当论公行赏,如此方合君臣之道。

不过内心深处,弘德帝总希望官员们日常出些新意,给他找添些乐子,而不是年年月月,按部就班。

“谢尚送的什么?”

丢下谢子安的折子,弘德帝问心腹。

往年谢尚的礼都是和谢子安一道上来的!

“谢状元贡的是一对汉代青铜鎏金灯。”李顺垂目回禀道。

皇宫里存了不少起自商周的青铜器,不过都是食器、酒器、水器、乐器、铜镜、符节、玺印之类。

铜灯也有,但都是唐后,并没有汉代的。

想陛下富有四海都没有的东西,李顺心说:谢尚凭啥去了回陕西就有?

且他大部分时间还关在贡院!

鉴于谢尚出门买大米,回京买宝石以及先前各种买木器裘皮等种种暴发户行径,李顺一点也不信任谢尚看古董的眼光,所以刚刚看到礼册后还特地瞧了眼灯,然后愈加确定谢尚十成十是被人给骗了!

李顺的手心这就为谢尚捏了把汗——陛下可不是谢尚,而这灯连他都瞒不过,又如何能瞒过陛下的龙目?

现就看陛下追不追究了!

“谢尚把他在陕西得的那对青铜油灯进来了?”弘德帝闻言也是诧异,然后便吩咐李顺:“拿来给朕瞧瞧!”

他要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灯,竟然叫谢尚如此相信是个上古古董,还给他进!

看到小太监拿来的灯是一对跽坐侍女执灯形的鎏金青铜灯,弘德帝不禁呦了声,有些意外道:“竟是个人偶铜灯!”

果是少见!

不怪谢尚当真!

等目光扫到宫女手中提着的类似稻棉田诱虫灯台一样的铜灯,弘德帝恍然大悟,忍不住吐槽道:“难怪谢尚要进这个灯,原来如此!”

所以这个灯是谢尚偶然撞到,还是有心人做局?

“点上!”弘德帝吩咐心腹:“朕细瞧瞧!”

瞧瞧到底是什么古怪!

等李顺拿灯油的时候,弘德帝看灯盘有个手柄样的凸起,试探地拉了拉,不想拉动了灯盘,带动原先堆叠在一处的的弧形铜板转开,灯口瞬间变小。

“不错,”开合几回,弘德帝笑道:“这个灯转动灯盘就能调节灯光大小和方向,可算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