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半缘修道半缘君(十二)(第3/4页)

哦呦呦的歌声飘过了芦苇荡,一直飘到山那头去了。

小道士眼睛睁得大大的,昔日仙气飘飘的小道士,这个时候就像只呆呆的,圆滚滚的青蛙,又像是被煮熟了的螃蟹,莹润如玉的脸上红通通。

王二叔笑得几乎直不起腰来,将船桨划得飞快,船桨捣碎了晚霞,惊动了水面上的浮萍与水蜘蛛。

入了夜,他俩并肩闲坐在廊下看星星,看着这天上星丸错落。

她踢踏着只套了一半的绣鞋,仰着头,刚洗完的长发微潮,带着些花香。

那时候,是他最意气风发之时,少年御剑长空,伴同鹤唳,去地千尺,足蹑长风。

梦里,小姑娘伸着手去抚摸他眉心的褶皱,羞赫地抿着嘴角笑起来。

“小青椒,你老了好多啊。”

忽而,烛火噼剥的动静使他惊醒了,浮光掠过他眉眼。

他独坐了许久,夜已深了。

林间飞雪有声,蓬蓬萧萧,忽而回风雪急,松风瑟瑟。

他忽然意识到,他已经老了,不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小道士了。

第二天一早,他起身向孟玉琼请辞。

孟玉琼错愕中很是不舍:“小师叔,你不多待一会儿?”

常清静道:“不了,我尚有许多要事。”

与其说是要事,倒不如说是去完成他临死前的一桩心愿。

十年的时间,常清静思忖着,足够了。

他给自己预留了十年的时间,他向玉琼请辞,独自一人带着她的遗骨上了路。

他想在去世前,看看她曾经看过的景色。

他背着她的遗骨,由长江往洞庭,又抵岷江,继而又去了金沙江,由金沙江抵于澜沧。

他寻访五岳,亦去了黄山、五台山、峨眉山、雁荡山、玉龙雪山。

他曾在姑苏城外,就着摇摇晃晃的乌篷船小憩,也曾西至大漠,南至乌蒙、哀牢、腾冲,见过西南诸族,也见过濊貊的冰雪。

“濊貊冰雪堆积如玉,每当入夜,家家户户点起灯,漠漠寒烟,重重雪色,星火错落,,一如琉璃世界。”

他一如既往地提笔写信,烧给那个远方的世界。

在她死后不久,他曾经去过一趟王家庵。

王二叔和王二嫂早已经去世,小虎子身子还算硬朗,都坐在院子里含笑逗弄着孙子。

“爷爷,爷爷,吃地瓜干。”小孙女乖巧伶俐,摊开掌心,奶声奶气地喊他。

小虎子抱着她,已经松动的牙齿嚼着地瓜干,看向篱笆外的桃花。

在他和桃桃离去不久之后,他就同村里的姑娘成了亲,生下了一双儿女,如今,儿女又纷纷成家立业,替他生下了孙子孙女。

小虎子偶尔倒也会想起曾经的好友,那个总是背着古怪的大书包的小姑娘和冷淡的小道士。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他想,他们肯定有比他更为精彩的人生。

小虎子离开的时候很是安详,儿女们大哭了一场,替他办了场风光的葬礼,葬礼几乎请了全村的人。

唢呐呜呜地吹着,请了和尚唱了几句,众人哭了一场之后,便又笑着看起了杂技表演,一男一女在唱山歌小调,男的间或调戏两句,动动手脚,女的别过脸啐了一口,欲拒还迎。

众人俱都哈哈大笑起来,村妇抱着小孩儿挤在人群里,也羞红了脸。

之后,小虎子的儿女也老了。等到小虎子的孙子孙女,曾孙子,曾孙女都离了世,入了土,他还在这世间踽踽独行。

他无处可去,思来想去,还是回到了王家庵。

这十年时间内,他苍老得很快,上山的时候高估了自己的体力,脚一滑摔了下来,半边身子摔坏了。

无奈之下,只好循着记忆,手脚并用,爬进了龙王庙里。静静地等死。

多少人事变迁,当初的故人悉化飞尘。

如果她没有从楼上跳下来,如果她没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