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晕厥(第2/3页)

燕帝不信,他摇头,怎么都不信。

“你会不会暗中漏了行踪,这些大夫你可查仔细了?”

张伴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细想起来,然后凝重道:“皇上,奴才能力有限,没看到蹊跷,不过毕竟滋事重大,奴才斗胆还是得请太医细细看一看为好。”

他说得情真意切,燕帝从他的眼里只看到关心和后悔。

张伴伴是在燕帝登基后不久被张作贤送到燕帝身边当眼线的,却反而暗中监视着张作贤,给燕帝送消息。

燕帝问过他,后者木愣着脸,只回答了“报恩”二字。

而什么时候有的恩情,燕帝却记不住了,或许只是举手之劳,却救了这小奴才一命,忠心耿耿的在宫中亦是不少,李璃暗中替燕帝观察了一年,又派人彻查了他的背景,的确没查出什么问题来,这才放心用。

而一用就是六七年,哪怕燕帝再疑心疑鬼,也不会怀疑他。

然而若他真身有隐疾,宣扬出去又该怎么办?

燕帝看着地上散落的纸,张伴伴已经起身一一捡起来,这东西自然不能让其他人看到。

“此事一定得慎重。”

“可您最近……头痛偏多,少睡多梦了。”张伴伴的一句话让燕帝的脸色却恍然变得阴沉。

虚不虚的燕帝自己知道,身体乏力,精神不济,甚至出现了幻象,暗合药单上所写。

才不到三十的年纪,如何会这样?

“太医院里,谁能信任?”燕帝忽然问道。

*

一个月后,响应怡亲王号召,主动募捐的商户或走水路,或走陆路,终于陆陆续续将粮银运送到了京城。

禁军直接接管了主要道路,给这些商队开道,直达银库和粮库。一是维持秩序,二是协同户部清点入库。

既然要捐,这些商户就绝不会拿陈米霉米以次充好,一袋一袋,抽出来检查都是新米好米。

户部将所有的人手派出去,接连清点了半月才完全入库。

因为早已超过了李璃要求的数目,后面来晚的,都不再接受,不少商人还挺遗憾。

李璃也不让人失望,收了粮银,拿着两方校对,直接便在八卦小报上刊登他们的奉献成就,赞扬了这无私的品质,顺便还给这些商贾们打了一波无形的广告。

这样拥有民族大义,有爱国主义情操的商人,百姓们就是想花银子也会因为荣辱与共感下意识地选择这几家。

虽然功勋还摸不着,可花了大笔银子,买了口碑,也很划算。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就等大夏的开战信号。

然而皇帝却忽然毫无预兆地晕厥了。

*

大晚上,虽正直夏日,可敏妃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她跪在自己的宫门口,看着急匆匆被召过来的太医,面色惶然,目光焦急。

其实也怪不了她,可谁让燕帝是在长秋宫晕倒的。

燕帝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施愉,后者对他也心有芥蒂,是以这段时间燕帝在敏妃这里比较多。

左相被李璃打压得没有任何威胁,反而与燕帝一样谨小慎微,说来有同病相怜的意味。

燕帝本来对敏妃有着警惕和厌恶的,也在这政治需要之下,慢慢转变了态度,一心想要将周家再扶持起来。

而燕帝最需要的便是一个孩子来劳劳牵制住李璃,所以比较卖力。

然后半道上就这么晕倒了。

这事立刻就惊动了太后和后宫,作为另一位主事宫妃,施愉也顾不得什么,匆匆赶来,见到的便是一脸苍白又摇摇欲坠的敏妃,还有躺在床上不省人事的皇帝。

不管她对燕帝有多怨,终究一腔爱意都给了这个男人,见到燕帝如此,也是心中焦急,等待着太医的诊断。

太后年纪大了,向来是早早入睡,得了消息洗漱起驾,从慈寿宫起驾过来,有些晚了,太医已经把了脉凑在一起商量解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