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7章 赵祯的为君之道(第3/5页)

官家能将指挥大军的权力交给武将,并且许了武将便宜行事之权,甚至将十五万禁军交给了狄青,由狄青一人掌管,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至少太祖、太宗、先帝,做不到官家如此壮举。

所以官家没错。

王凯和杜伊遵令也没错。

王曾弹劾他们也没错。

因为王曾说的对,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快速的镇压叛乱,却坐在关口等命令,害了应州等地的百姓。”

赵祯缓缓躺下,一脸自嘲的道:“都没有错?难道是那些无辜百姓的错?朕不是那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也不是那种自欺欺人的人。

是朕的问题,朕不会不认。”

寇季看向了赵祯,“官家觉得此事是自己的错?”

赵祯咬了咬牙,“朕要是多给他们一些便宜行事之权,百姓们也不会遭殃。”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禁军如今算得上是四海之内最强的兵马,数千还看不出什么,可一旦过万,那就是一股十分强横的力量。

他们若是为祸,危害远比叛军要大。

官家能容忍他们调遣三千精兵便宜行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官家不必自责。

官家若是许给他们太大的便宜行事之权,固然能护佑一方百姓平安,可也将一柄刀悬在了大宋朝所有人头上。

为了大宋朝大部分人的脑袋,选择牺牲一小部分是在所难免的。”

赵祯幽幽的道:“朕以为,在朕的治下,百姓们会安居乐业,所有的人有事做,所有的孩子有书读,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可现在看来,朕要做的还有很多。”

赵祯侧头看向了寇季,认真的道:“寇公告诉朕,四哥乃是天授之人,既是天授之人,就没办法在不增强地方大将军便宜行事权力的情况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吗?

就没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寇季听到赵祯此话,躺在躺椅上足足愣了许久。

他怎么也想不到,寇准居然会将自己的猜测当成一个事实,告诉赵祯,让赵祯认定自己是什么天授之人。

难道赵祯这些年信任自己,将许多大权交给他,就是因为相信了寇准的话,坚信自己是什么天授之人,而非情谊所致?

寇季很想问这个问题,可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他只是晒笑了一声,道:“什么天授之人,你我君臣早已认定,这世上没有鬼神。

既然如此,又何来天授之人一说?

臣一身所学,皆是名师教导所致。

只不过家师乃是山中的闲云野鹤,久不露面,所以无人知晓罢了。”

赵祯一愣,急忙问道:“难道寇公骗了朕?”

寇季挑着眉头道:“官家难道不问家师身在何处吗?”

赵祯摇头直言道:“我大宋闲云野鹤多了,隐于山林中,不愿意为朕所用,朕也不强求。朕有你辅佐,已经很满足了。

再贪心,朕怕多即是祸。

如今大宋依照朕和你的计划缓缓前行,往后的路虽然不怎么明朗,但你我已经有了目标。

若是再请高人插手,恐怕会将朕和你的计划破坏的面目全非。

到时候朕和你多年的辛劳,恐怕就要付之东流。”

寇季赞叹道:“官家还真是知足常乐啊。”

赵祯苦笑着道:“朕也贪心,只是朕知道。一个人跟一个人的想法不同。朕不可能让所有人的想法都跟朕一致。

所以朕想求贤才,但却不喜欢贤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朕身上,或者是强加到大宋身上。

我大宋,有一个想法就够了。

只要我们顺着一个想法做下去,迟早会建立功业。

若是有两个想法、三个想法,甚至更多的想法。

选择就多了,朕也就不知道该选那一条路了。

更重要的是,朕怕太多想法朕都走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