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官家允了(第4/6页)

狄咏拿话堵她:“这不还没正经下聘吗,劳烦娘走一遭,帮儿子抢过来。”

魏氏……好想把他塞回肚子。

狄咏不再嬉皮笑脸,而是正正经经地对魏氏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些年他多喜欢赵灵犀,如何惦记她,如何小心呵护,真心实感,一一诉说。

最后,狄咏道:“您知道的,燕郡王和南哥儿才是一对,灵犀嫁给他就是添乱。”

“那你也不能横插一脚!”

魏氏虽然心疼儿子,然而在大事上向来拎得清,“咱们家的处境你比老大还看得透,无论如何都不能娶个宗室女!”

狄咏沉默片刻,缓缓道:“娘,你还记得,儿子去西北之前,您承诺过什么吗?”

魏氏一怔。

那一年,狄咏本能在武举夺魁,从此随王伴驾,平步青云,不必像父辈一样在边疆拼死拼活,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更不会像他父亲一样,凭着战功一步步做到枢密使,本该极其荣耀、极其励志,却因为出身低被耻笑、被排挤,抑郁而终。

可是,就在最后一科,魏氏逼他弃考了。

为了避免狄家树大招风,狄咏生生截断了大好的前程,远走边关,一待就是八年。

走之前,狄咏要了魏氏一个承诺,将来有一天无论他想要什么,魏氏都要答应。

那时候他就已经决定了,他想要的,只是那个在他被世家子弟耻笑时挺身而出,并给了他一包炒黄豆的小娘子。

“今日,是母亲践行诺言的时候了。”

魏氏沉默了许久,问:“你想好了?”

狄咏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笃定地同她对视。

魏氏缓缓舒了口气,略显疲惫地起身,换上那身繁复的诰命服,进宫去了。

魏氏到的时候,汝南郡王已经在了。

赵祯原本正乐呵呵地跟张茂则念叨着,唐玄和赵灵犀成亲的时候他穿哪身衣裳,是不是应该新做两套,还拉着赵允让参谋。

赵允让一脸尴尬地告诉他,赵灵犀已经心有所属,因此患了相思病,这么不争气的女儿,实在没脸许给燕郡王。

赵祯还没回过味,魏氏就来了。

这位上过战场,同狄青大将军一起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三个儿子依旧在边关为国效力的巾帼女子,如今身穿诰命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口口声声让他治狄咏的罪。

只因他喜欢上了不该喜欢的人。

憋屈!

赵祯憋屈得想骂街。

然而不仅不能骂,还得客客气气地把魏氏扶起来,说:“既然是你们两家的事,那便自己去说吧。”

休想让我赐婚!

不给你们这个脸!

魏、赵二人根本没指望官家赐婚,不挨骂就谢天谢地了。于是恭恭敬敬行了礼,如释重负地出了宫。

一个时辰之后,魏氏就请了媒人,扯了红绸,抬着登门礼,吹吹打打地送去了汝南王府。

——那架势,丝毫不比唐玄向司南提亲时差。

汴京城炸了。

燕郡王被绿了!

永安县主一脚踢开他,跟将军府的狄二郎订了亲!

啧啧啧。

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在有心人——也就是唐玄的大力宣扬下,这个劲爆的消息一阵风似的吹到了汴京城的每个角落。

最后,传到了宫里。

赵祯又气又心疼,“谁说我家玄儿被绿了?明明还没订下来,根本不算数!”

张茂则低声劝。

越想心里越不舒坦,赵祯干脆起身,决定出宫看看唐玄。

张茂则没拦着。

他知道,官家这是自责呢!

如今,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马车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外面的高谈阔论,甚至还有文人专门写了打油诗,笑话唐玄被戴了绿帽子。

赵祯心疼坏了。

尤其看到唐玄那无精打采、满脸胡茬的模样,什么盘问啊,指责的话都说不出来了。